原標題:我省在15個縣市區創建鄉村振興示范區
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河北省開始在15個縣(市、區)創建鄉村振興示范區。
示范區創建單位為:元氏縣槐陽鄉村振興示范區、石家莊市欒城區東南鄉村振興示范區、平泉市桲欏樹鄉村振興示范區、張家口市萬全佑衛示范區、昌黎縣葡萄酒產業示范區、唐山市豐南區唐津運河示范區、大廠生態休閑綜合示范區、高碑店市鄉村振興示范區、吳橋縣古運河畔鄉村振興示范區、衡水市桃城區國際設施園藝產業園、南和縣中國寵物食品暨現代農業示范區、邯鄲市峰峰礦區太行躍峰渠鄉村振興示范區、定州市東亭鎮示范區、辛集市新壘頭鎮鄉村振興示范區、固安縣鄉村振興示范區。
按照省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的《創建鄉村振興示范區的實施方案》要求,創建單位要統籌規劃,堅持城鄉融合、多規合一理念,挖掘鄉村內涵,突出地域特色、民族風情、鄉土風貌,融入現代元素,避免千村一面,防止村莊風貌城市化、村莊建筑布局兵營化、村莊建筑式樣西洋化、村莊開發建設過度商業化。統籌示范區生產、生活、生態改善提升,同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現代產業園區和鄉村生態功能區建設,引導農民向社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新型經營主體集中。全面開展產業強村、美麗鄉村、文明鄉村、平安鄉村“四村”聯創,推動示范區內村莊全覆蓋。
示范區創建重點是打造特色突出、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精品園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依托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重點建設科技高端、標準高端、品質高端、品牌高端的現代農業園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食品產業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培育打造區域公用品牌,舉辦特色農產品展,推動與休閑旅游、文化體驗、養生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提升特色產業規?;I化、產業化水平。全面實行“園區+合作社+農戶”模式,將示范區內普通農戶納入園區特色產業體系,分享加工、物流等環節增值收益。
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片區。按照中心村、保留村、撤并村分類,明確發展定位,科學有序開展村莊建設。示范區內村莊全部完成生活垃圾、農村污水、廁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全域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建設融生態資源、農耕文明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治理,實施全域國土綠化,積極建設植物園、觀光園、采摘園等生態綠廊和自然景觀帶,建設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結合生態資源保護開發和農耕文明傳承提升,積極開發觀光農業、休憩休閑、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服務,打造連點成線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建設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網絡。按照示范區功能結構規劃定位,優化城鄉網絡空間布局,以“水、電、氣、路、訊”為重點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網絡提檔升級,以“教、科、文、衛、?!睘橹攸c推進農村公共服務網絡全覆蓋,加快推動示范區城鄉融合、一體發展。
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結合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創新和加強鄉村治理,加強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推動鄉村治理重心下移,加快建設規范統一、功能完備的農村綜合服務站,綜合服務站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健全農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廣泛開展移風易俗,縣級以上文明村鎮實現全覆蓋。(記者趙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