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
    閱讀正文

    我國60周歲以上老人約2.5億 如何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2019-10-26 10:05:19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題:我國60周歲以上老人約2.5億 如何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新華社記者王秉陽

      截至2018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大約2.5億,占總人口的17.9%。我國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失能率高,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近1.8億,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口超過4000萬。

      健康養老成為老年人乃至整個社會剛性需求,目前相對獨立的醫療衛生、養老服務體系難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急需推進醫養結合。

      為了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國家衛健委日前牽頭研究起草,并聯合民政部等多部門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于25日公開發布,力爭解決近年來各方反映較多的制約醫養結合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

      “此次醫養結合文件的出臺回應了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痛點問題。”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劉遠立表示,這體現了政府相關部門針對以往行政管理條塊分割的低效問題勇于開拓創新的擔當。

      指方向:重點發展居家養老、社區養老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在日前對意見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表示,要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從現在來看,最主要的還是居家和社區養老問題。”王建軍表示,國家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重點向居家和社區傾斜,在醫療衛生方面,也是重點發揮城鄉醫療衛生機構作用,將醫療衛生服務延伸到社區和家庭。

      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日前表示,將按照意見要求,重點加強社區和農村醫養結合。加強社區和農村醫養結合服務設施的數量,提高服務質量。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在農村統籌鄉鎮衛生院和敬老院、村衛生室和農村幸福院的資源,統籌規劃,毗鄰建設,融合醫養結合服務。

      “未來中國老人90%是居家養老,7%是社區養老,3%是機構養老,中國式養老模式是90+7+3。”劉遠立表示,在社區和居家養老,符合養老的傳統和我國的實際。

      補短板: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質量

      針對目前存在的醫不懂養、養不懂醫,機構和人員積極性不高,難以實現醫和養完全融合一體化的服務等問題,本次出臺的意見著重發力補短板。

      怎樣提升醫養結合產業的服務能力?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醫養結合專委會主任委員王國濤表示,要從服務提供方即機構和機構人員的能力和意愿兩方面入手,讓其能且愿意提供高質量服務。

      南京秦淮禮拜寺巷老年護理院從2009年成立之初就開展了醫養結合服務,目前擁有床位130張,入住120位老人。不僅能處理老年癡呆、腦溢血、肺部感染等常見老年病,還提供康復、心理咨詢、體檢等服務。

      “醫養結合后,很多老人的常規疾病在養老機構就能得到治療,無需去大醫院擠占資源,一舉兩得。”老年護理院院長劉漢強表示。

      但是申辦醫保定點單位卻成了難題:“2016年拿到執照,醫保定點辦了兩年多才下來,申請流程太復雜,驗收環節不切實際。”劉漢強對記者說。

      申請醫保定點難也是很多醫養結合機構的共同問題。本次出臺的意見提出,將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療機構按規定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正式運營3個月后即可提出定點申請,定點評估完成時限不得超過3個月時間。困擾諸多護理院的難題有望解決。

      為提高機構的服務意愿,意見還提出完善公立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的價格政策。收費標準原則上應以實際服務成本為基礎,提高公立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的積極性。

      如何解決醫養結合機構人員不足,水平參差,人才不愿來、留不住等問題?意見提出擴大相關專業招生規模、對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及服務人員培訓、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務人員享有與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同等的職稱評定待遇等舉措。

      建體系:建立社會力量參與機制

      本次意見鼓勵有一定規模的養老機構增加醫護功能、有一定市場需求的醫療機構增設養老和長期照護功能。同時鼓勵社會力量開辦醫養結合機構。專家表示,探索政府、市場、組織等多方合作路徑,有助于豐富醫養結合機構體系。

      意見要求各地簡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優化流程和環境,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對醫養結合機構給予稅費優惠、投入支持、土地供應、金融支持等方面支持。

      上海養老產業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原上海市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殷志剛表示,政府鼓勵資本進入和從事養老產業,對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好事。但是目前養老服務業態商業模式尚未形成,處于探索階段,一是要防止養老服務變成養老地產等“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發生,二是避免老百姓對養老服務產生誤解,覺得大部分就是中高端的。“養老服務應該讓老百姓買得到、買得起。”

      殷志剛還指出,簡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便于更多機構進入,但這并不意味著監管放松,而是從過去的入門管理變成全過程管理,即對每個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需要更多的標準。意見明確,加強醫養結合服務監管。監管由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牽頭負責、民政部門配合。

      加強監管的不僅有服務質量,還有醫保資金的支付邊界。意見強調要厘清“醫”和“養”的邊界。“醫保資金只能用于疾病診治、醫療康復、醫療護理等醫療服務內容,不得用于生活照料方面。這次明確地規定了這個政策。”王海東表示。

      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務該由誰買單?專家指出,發展健康持續的醫養結合產業,需要提振市場有效需求,其核心是老人和家屬以及社會提供的支付能力。“這種長期照護的成本,讓單個家庭長期來承受是很大的負擔。”

      意見提出,加快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加快發展包括商業長期護理保險在內的多種老年護理保險產品,滿足老年人護理保障需求。

      王國濤表示,頂層設計明確之后,還需要系統、細化、可行的配套措施。“期待能進一步出臺國家層面的、以老人為中心的、醫養一體化的綜合評估體系和標準。讓醫養結合機構、保險公司等服務標準、定價體系有章可循,讓頂層設計落地,真正惠及群眾。”(參與采寫:龔雯、陸華東)

    責任編輯: 王曉娟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為你推薦

    加載更多新聞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327299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а天堂8中文最新版在线官网|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暖暖免费在线中文日本|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