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河北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質均達到第一類標準。同時,全省入海河流國省考13個入海口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Ⅴ類標準。
今年以來,河北省大力整治入海河流,全面提升河流水質。實施所有入海河流全流域系統治理,落實“一河一策”,減少總氮等污染物入海量。秦皇島市先后實施入海河流污染治理項目25項。唐山市4個入海河流污染治理項目已經全部完工。
建立水質監測考核體系,壓實地方渤海綜合治理主體責任。河北省制定了《河北省入海河流水質監測考核體系實施方案》和《河北省入海河流消除劣V類攻堅方案》,對全省49條入海河流101個斷面水質組織開展監測。同時,充分發揮已建成的14個省級以上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作用,實施信息全省共享,對超標斷面試行扣繳生態補償金、約談問責、流域限批等考核辦法,增強地方政府治理攻堅的主體責任。
全面排查入海排污口,實現直排海污染源達標排放。按照“查、測、溯、治”工作原則,河北省積極組織沿海三市對沿渤海區域和入海河流開展排污口排查。前三季度,河北省渤海區域8個直排入海污染源企業水質監測結果均達標。開展沿河水系畜禽養殖清理,推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秦皇島市配套建設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利用設施1135家,唐山市完成2092家,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均達到73%以上。實施城鎮污水治理污泥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唐山市、滄州市城市污水處理率均已達到95%以上,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
推進生態健康養殖,提升船舶港口防污能力。規范灘涂與近海海水養殖,清理違規占用海域養殖行為,全省清理海上非法養殖面積3000畝。在試點基礎上,河北省謀劃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行“灣長制”,逐級壓實地方黨委政府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初步構建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維護海洋生態安全為目標的陸海統籌、河海兼顧、上下聯動、協同共治的治理新模式。
河北省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大力養護海洋生物資源。目前已完成岸灘修復3.5公里。加強濱海濕地綜合整治修復,449.7公頃七里海潟湖濕地生態修復項目已開工,2020年再修復濱海濕地400余公頃,全部落實國家濕地修復項目。(記者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