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統計局發布第四次經濟普查系列報告
京津冀三地產業定位日益明晰
國家統計局12月13日發布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系列報告顯示,京津冀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成效顯著,三地間產業定位與產業分工日益明晰,地區之間產業融合水平逐步提高。
產業轉移升級和協同發展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支撐。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分析,當前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區域產業發展趨勢符合各自功能定位,良好的區域分工格局初步形成。
北京產業高端化趨勢明顯
北京的第三產業主導地位十分明顯。2018年末,北京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分別為6.1萬家和92.8萬家,其中第三產業占比達到93.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5.1個百分點,比京津冀區域平均水平高11.8個百分點,較2013年提升2.1個百分點。
北京高技術服務業和文化產業集聚程度日益增強。2018年末,北京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占北京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比重為15.6%、7.8%和5.5%,分別比2013年末提升4.3、0.2和1.2個百分點。北京作為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愈加穩固。
同時,北京的傳統產業地位有所下降。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北京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比重為27.7%和18.7%,比2013年末分別降低2.7和2.8個百分點。
天津服務業快速提升
普查結果顯示,天津市第三產業增幅較大。2018年末,天津第三產業法人單位23.3萬家,占天津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比重為80.0%,比2013年末提升5.4個百分點,提升幅度比北京和河北高3.3個和6.4個百分點。
天津高技術服務業也快速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天津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比重為8.9%和6.1%,分別比2013年末提升2.1和2.4個百分點。
天津金融和交通運輸行業比較優勢明顯。貨幣金融服務業、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水上運輸業等行業區位熵高于3.0,集聚程度較高。天津作為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和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核心功能日益明顯。
河北先進制造業迅猛發展
河北省第二產業優勢明顯。2018年末,河北第二產業法人單位31.6萬家,占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比重為27.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2個百分點,比京津冀地區平均水平高9.5個百分點,比2013年末提升1.0個百分點。
河北高技術制造業近年來快速發力。截至2018年末,河北高技術制造業法人單位0.7萬家,占京津冀區域高技術制造業法人單位總量的52.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醫藥制造業中高技術制造業單位數量分別占京津冀區域的65.0%、64.1%和58.8%。
河北采礦業和傳統制造業,集聚程度相對較高,但集聚態勢有所減緩。河北集聚程度排名前十位的行業,區位熵比2013年末明顯下降,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和非金屬礦采選業分別下降0.8個、0.8個和0.7個點。(記者??張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