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各項活動有效推進和取得成效之際,12月15日,由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主辦、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稱“蘇工美”)承辦的雄安新區文創和非遺人才高級研修班在蘇工美圓滿結束。
開班儀式現場。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供圖
來自雄安新區文化和旅游系統、文創設計單位和個人、非遺傳承人等45名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局長高立春、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李杰、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孫麗華等相關領導出席了開班儀式。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局長高立春在開班儀式上致辭。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供圖
高立春表示,從“華北明珠”白洋淀邊來到富饒美麗的太湖邊,此次文創和非遺人才高級研修班積極踐行“走出去”的戰略,是全面提升雄安新區文創和旅游商品的創新研發水平,加強對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和創新性傳承,不斷推出豐富多彩、質優物美、代表雄安特色的文創和旅游商品,滿足新消費、引領新需求,推動新區文化和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他希望此次培訓能夠吸收借鑒“吳韻漢風,各擅所長”的長處,推動雄安文旅和非遺傳承更上新臺階,努力創造體現當代價值,符合新區定位、富有雄安特色的品牌。
李杰介紹,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游城市,是一座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雙面繡”城市。他用三個文旅融合的案例讓學員了解蘇州對文化遺產的創新利用,從多方面促進文旅融合,推動“旅游+多產業”的建設和發展情況。
孫麗華介紹了蘇工美的專業建設、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及招生就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希望通過培訓等相關活動地開展,加強兩地文化間的相互交流,助力雄安新區在文創和旅游商品設計、文創品牌建立、非遺傳承與保護、手工藝制作等方面的提升。
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項兆倫作題為《我國非遺保護的理念和實踐》的專題講座。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供圖
此次培訓班還特邀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項兆倫為雄安新區文創和非遺人才高級研修班作題為《我國非遺保護的理念和實踐》的專題講座,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推廣、傳統工藝振興等方面,深入淺出、理論與案例相結合地為培訓班學員上了生動充實的一課。
本次培訓采用專題講座、案例教學、專業實踐、實地調研相結合的形式,根據雄安本地需求,安排南京大學教授康爾、甬臺文化創意設計中心首席顧問李穎、蘇州大學教授李小偉以及蘇州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王斌分別以 《創作方法和創新思維》《手工藝的品牌建立與互聯網營銷》《手工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文化資源產品化(手作制品如何跨界融合)》為題開展專題講座,還安排了《文創產品開發案例》、“蘇作”工藝美術現場教學(光福雕刻、鎮湖刺繡)以及蘇州博物館等現場調研。學員紛紛表示深刻感受到了蘇州文化的細膩,開拓了眼界,收獲良多。
培訓班合影留念。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供圖
此次培訓是深入踐行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與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具體行動,為雙方今后更深層次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