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共服務示范項目 增強未來之城承載力
“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扎實推進
——雄安新區重點項目探訪(三)
吊車、壓路機、運輸車等各類車輛來回穿梭……盡管進入隆冬、天氣寒冷,但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建設工地熱火朝天。
自2019年9月20日正式開工以來,“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按照高標準高質量要求扎實推進,目前“三校”部分項目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一院”項目進入土方施工階段。
記者在項目工地看到,施工現場沒有現澆混凝土硬化路面,內部施工道路全部由可周轉利用的預制板或鋼板鋪設,辦公生活區的臨設用房采用可重復使用的標準化定型箱式房,“綠色”是該項目最鮮明的特征。
“著手打造‘高顏值’綠色工地。”北京城建集團北京第四中學雄安校區項目經理陳昊說,預制板可周轉至后續施工項目繼續使用,至少可以周轉使用五至六次,既能節省項目的施工周期,又能杜絕傳統施工道路現澆混凝土硬化破碎后的建筑垃圾消納問題。
在建設過程中,該項目還采用可再生使用的塑料模板等綠色建材,既安拆便捷、周轉次數高,又能保證施工高質量完成。
北京第四中學雄安校區項目位于容城縣與安新縣交界地帶,由綜合樓、初中部、實驗樓、高中部、連廊五個單體組成。其中,高中部正負零以下結構完成施工,項目從地下建設進入地上建設。
“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堅持高標準高質量設計,在遵循新區城市設計的基礎上,對工程立項綠色策劃、綠色設計和綠色施工提出明確要求,3所學校項目按照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來設計建設,醫院項目要達到綠色醫院建筑三星級標準。
醫院項目土方施工單位北京建工集團總工張宇告訴記者,該項目是雄安新區啟動區建設的第一所大型綜合醫院,未來將作為新區級區域醫療中心之一,為在新區工作和生活的人們提供高水準、全方位、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中建八局北海幼兒園雄安園區項目技術主管孫震說,項目特別注重從細節入手,充分引入北京市先進辦學理念和管理模式,項目功能定位、建設規模等經過有關專家反復研究論證確定,設計以“兒童視角”為出發點,融入北海印象、雄安風貌等要素,讓項目成為一個以兒童為本的示范性幼兒園。
為實現讓幼兒有更大發展可能的目標,項目在以每個班級作為獨立室內活動場所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幼兒教育理念,還設計建設了室內外多功能空間,以供多班級、多年級共享游戲、共享學習、共享生活。
在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項目智慧工地指揮中心,中建八局工程師竇忠平向記者演示智慧工地系統操作流程。該系統包括智能人臉識別、安全違規通報、智能噴淋、塔吊監控等智能模塊,可輔助現場施工管理。一旦工地空氣污染指數達到預警值,與系統關聯的四周自動噴淋裝置、塔吊噴霧裝置等就會自動啟動,不停地噴出水霧抑塵。
“三校”項目代建方北京市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韓欣樂介紹,早在規劃設計階段,項目設計單位就同步開展數字化設計,建立項目BIM三維模型,并進行數字化設計和數字化交付。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雄安新區啟動區首批啟動建設的公共服務與民生保障項目,“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在新區建設高水平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
在“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推進過程中,北京、河北及雄安新區相關方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對每一個細節精益求精、力求創新,確保施工中不打折扣。
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對新區教育和醫療體系建設具有示范引領作用。新區將與各參建方一道,在項目建設中準確把握創造“雄安質量”的要求,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各項工作,以“三校一院”項目建設為引領,提升雄安新區公共服務水平,增強新區承載力、集聚力和吸引力。(記者原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