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面加強聯防聯控 同心共筑堅強防線
廊坊攜手京津轄區協同防控疫情
2月11日,記者在北京市通州區白廟收費站的進京檢查站看到,通州區、三河市兩地的路檢人員正在開展聯合值勤。他們認真為每一名乘客測量體溫,仔細核查車輛和人員信息,共同執行疫情防控任務。兩地“合二為一”的檢查,大大縮短了進京車輛排隊等候的時間,經過檢查后的車輛,快速有序駛上通燕高速。
攜手好“鄰居”,共筑“安全線”。廊坊市主動對接毗鄰的京津轄區,加強聯防聯控,全力協同戰疫。廊坊緊鄰京津,僅通往北京就有11個干線路口、152個鄉村路口,該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長期往返北京和“北三縣”等廊坊環京縣(市、區)的人員,他們實行了單位介紹信、健康登記卡、社區(村)出入證的“一信一卡一證”制度,既做到了全力防控疫情,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眾通行便利。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推進,京津廊同城步伐不斷加快。在京工作、廊坊居住人員越來越多,大批京津企業也落戶廊坊,每天大量人員往返兩地之間。織密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廊坊市既堅持掃好“門前雪”,還盡全力支持服務保障京津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堅決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排頭兵。
廊坊市與毗鄰的京津轄區建立市區級領導層面經常性溝通機制,啟動了“通武興廊”(通州、武清、大興、廊坊)衛生健康疫病防治應急機制,與北京通州、天津武清、北京大興等地攜手合作,聯防聯控、協同戰疫,共同構筑新冠肺炎疫情的堅強防線,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廊坊市強化環京檢查站和進京小路口防控站點檢查檢測,全面排查過往車輛和人員,全力減輕北京防控疫情壓力。他們在與北京大興、通州,天津武清等地交界區域的國省干道和小路口設置檢查站點,對車輛實行分類安檢。1月27日至2月10日12時,全市共出動警力12108人次、醫務人員4320人次,檢查車輛34.2萬輛,檢查過往人員57.7萬人次。同時,加強對往返京廊交通工具的消殺和雙向流動人員的安全防控服務,通過強化遠端管理,最大限度化解風險隱患,嚴防疫情途經廊坊輸入北京。
為切實保障北京防疫物資、生活必需品等物資過境運輸安全暢通,廊坊市與毗鄰的京津轄區共同開通了應急“綠色通道”,確保防疫物資、生活必需品等運輸暢通無阻。廊坊市還在全面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大力支持北京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關系民生企業等復工復產,全力支持保障在京工作、居住廊坊人員的正常生活和來往通行。
三河市強化與北京的聯防聯控,在交通排查、人員出入排查管理、復工復產等方面啟動協調聯動機制,切實保障在京工作人員通行便利。中海油燕郊基地社區居住著500多名在京津兩地工作的人員,記者到這里采訪時,社區居委會主任許士剛正在和工作人員一起忙碌,為在京津工作的人員辦理出入通行證。許士剛告訴記者,社區疫情防控一刻不能松懈,保障居民便捷往返京津與燕郊之間也要千方百計做好,全力支持京津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
“我們增強政治意識和大局觀念,全力支持和配合京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既要做到依法嚴格管控,又要切實保障群眾通行方便。”三河市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向社會公布了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各居委會和物業公司負責人電話和舉報投訴電話,及時傾聽群眾投訴與反映,及時高效率、高質量幫助群眾解決問題,及時梳理和回應社會關切,及時做好輿情引導,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贏得了群眾理解和支持。他們加強了雙向流動員工的安全防控工作,確保所有復產企業工人健康安全。
大廠回族自治縣在縣域出入口設置7個健康篩查點,公安、交通、衛健等部門和鄉鎮組成聯合工作組,24小時對進出車輛、人員進行消毒、排查。他們還與通州區建立疫情防控協查聯動機制,向與通州交界的檢查站和健康篩查點增派人力,為北京工作、大廠居住的群眾開通“綠色通道”,確保了往返兩地之間人員、車輛通行順暢。
香河縣嚴把交通道路、農村、社區、公共場所、重點單位“五道防線”,縣衛健部門積極與公安部門配合,在安平檢查站、京哈高速香河北口檢查站等重點站點每天安排144名衛生防疫人員、330名公安干警,實行“三班倒”值班、24小時檢查,測量體溫、登記人員信息,堅決筑牢疫情防線,確保群眾出行便捷,保障百姓生活方便。
廊坊市還與毗鄰的京津轄區加強了聯合排查和執法行動,聯合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對兩地交界地帶,重點進行認真全面排查,堅決防止出現疫情防控的“真空地帶”和“死角死面”。(記者孫占穩、解麗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