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節后復產復工常見的消防安全風險。
2.節后綜合征。春節剛過,工人陸續返回崗位。許多人由于節日期間生活不規律,復工期間易出現疲憊、思想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等癥狀,造成很大安全隱患,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3.人機磨合不夠。經過長假停工,剛上班后,人與人、人與設備、人與環境等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崗位之間、設備之間、上下級之間協調不緊密,容易引發事故。
4.員工培訓教育不到位。節后,一些企業有大量新員工陸續上崗,因崗前消防培訓教育不到位,無證作業、違規違章誤操作的可能性大。
5.“三超”生產經營。部分生產經營單位為追求經營業績“開門紅”,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產經營,安全生產得不到有效保障。
6.人流物流用火用電集中。節后返城潮、復工潮、開學潮疊加,貨運、倉儲量大,人流、物流密集,生產生活用火用電多,各類誘發事故的風險交織。
7.疫情形勢下的新增風險。
8.疫情形勢下的新增風險2。
9.疫情形勢下的新增風險3。
10.疫情形勢下的新增風險4。
11.復產復工消防安全注意事項。
12.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測試。要及時對所有消防設施器材、電氣線路、燃氣管線等進行檢查、測試,針對發現的問題,立即落實整改,確保完整好用、安全可靠。
13.明確消防管理人員,嚴格落實消防職責。要對各級消防安全組織和消防管理人員在位情況進行梳理,有人員流失、空缺的,要及時補缺。要明確消防安全職責,強化消防安全意識,確保內部消防安全管理正常運行。
14.強化內部消防安全管理。值班人員要在崗在位,做好防火檢查、巡查,下班后要及時關閉電源等。生產醫療防護用品的企業,要強化火災防范措施。各定點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重點部位和持續運轉的用電、用氧等設備的檢查、巡查。
15.開展消防通道檢查整治。要對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車通道等開展一次系統檢查,確保暢通。對因防疫需要采取的封閉式管理點,要對采取的封閉措施和配套制度進行核查,確保在發生火災時不影響人員疏散和消防車順利通行。
16.嚴格火源管控和按章操作。杜絕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警示和引導員工按照規章進行操作,嚴禁違規用火、用油、用電、用氣。用易燃液體進行清洗等作業時要加強明火、熱源、靜電等管控,避免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17.重點加強酒精等使用管理。要對消毒用的酒精實行單獨存放、專人管理,嚴格落實火源管控措施。使用酒精消毒時應遠離明火和高溫熱源,嚴禁電器等帶電設備噴灑液體消毒劑。消毒后,要及時開窗通風。
18.及時開展員工消防安全培訓。要及時組織進行消防安全培訓,讓每名員工做到“一懂三會”。即:懂本場所火災危險性,會報火警、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疏散逃生。新入職員工必須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方可上崗。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在公告欄、過道等顯著位置張貼消防宣傳畫,利用電子屏、員工微信群廣泛開展消防宣傳提示。
19.及時開展滅火和疏散逃生演練。要結合疫情防控需要,調整制定配套的滅火和疏散逃生預案。及時組織開展滅火和疏散逃生演練,使全體員工掌握基本的滅火、疏散逃生方法,做到有備無患。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人員及裝備不齊的要及時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