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4月1電(記者封俊龍)千年大計、教育先行!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教育提升工作便成為新區規劃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3年來,在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雄安新區教育生態持續向好,師資水平不斷提升,教育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群眾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有了質的轉變,雄安新區教學質量提升形勢喜人。
老學校熬過寒冬煥發新生
“新區的設立不管是對三縣整體教育提升來說,還是對于我們學校的發展來說,都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劉海龍是雄安新區雄縣朱各莊中學的教導主任,他已經在該校工作了20余年,在談起學校這3年來的變化時,他感慨頗多。
“我們學校從2005年到2014年期間都沒有招聘過新教師,2015年和2016年也才共招聘了4名老師,師資力量的薄弱嚴重阻礙了學校的發展。”他說,“新區設立后,我們好像熬過了嚴寒,迎來了春天一樣,師資力量得到了極大補充,學生也大規模回流。”
據介紹,僅在新區設立后的3年間,朱各莊中學陸續招聘了47名高學歷、高素質教師,多媒體教學設備成為標配,班級數量從以前的10個班擴充到28個班,學生數量也從500余人迅速增加到1600余人。
“以前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不太重視學習,‘實在不行就上班’是那時候大部分家長和學生的想法。”說起三年教育提升過程中最深的感受時,劉海龍說,“新區的設立讓他們舊的教育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家長和學生都感受到了壓力,也開始對未來有了更高的期待,我覺得這是推動雄安新區教育提升最大的動力源泉。”
記者采訪時,劉海龍正在和校長韓中民討論學校硬件設施改善方案。“學校現在的硬件設施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數量的增長和教育提升的需求了。針對這一問題,前幾天雄縣教育局領導也來學校進行了考察,承諾劃撥資金用于學校建設。”韓中民笑著說,“等再過幾個月,我們學校就會煥然一新。”
新學校投入使用展現新氣象
“能夠成為這所學校的一名老師,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剛剛大學畢業的楊子炎是清華附中雄安校區(雄縣第三高級中學)的一名美術老師。2019年9月1日,她作為該校的第一批教師與800余名新生一起走進了全新的校園生活,這也標志著河北省首個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中學項目、雄安新區首個永久性房建項目正式投入使用。
“學校建筑的主色調是深紅色和深灰色的,文化氣息很濃厚,布局又很現代,教學設施更是科技感十足,這是我第一次來學校時候的感受。”楊子炎回憶說,“尤其是對學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我才真正地感受到,雄安新區的教育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
據悉,清華附中雄安校區(雄縣第三高級中學)的建設采用了海綿城市理念和措施,實現了在環境保護、資源節約、過程管理、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等方面建設目標。此外,該校還引入了被稱為能源“智慧大腦”的校園智慧能源管控系統(校園CIEMS),實現校園內電、水、氣、熱等多種能源的全面感知,并通過“云-機”調控指令,云端CIEMS可對校園內的配電終端、智能照明、新風空調等設備進行元件級和機組級調控。
“我們這個樓的樓頂還有一個天空歡樂農場,學生們可以在上面種植花草和農作物,在參與農業實踐的同時也能學到很多知識。”楊子炎指著學習中心樓說,“我有時候也偷偷跟學生們一起種花、種草。”
在該校的教室里,除了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桌椅外,記者還看到了墻上掛著的智能黑板。“這個黑板功能非常強大,不僅具有投影、PPT展示等普通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功能,還能根據各個學科提供很多不同的輔助功能。”該校信息技術老師梁美榮一邊操作一邊介紹,“數學學科里各種角度的圖形、數學函數圖、坐標系都能很快畫出來,化學學科里的原子分析、化學公式等也都能直接生成,給老師們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這個學校的一切對于我們來說都是新的,我們將和這個學校一起成長,一起為雄安新區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楊子炎和梁美榮表示。
三年成果顯著再踏新征程
雄安新區設立后,不斷深化京津冀優質教育衛生資源對口幫扶,目前已有54所京津冀優質學校與新區56所學校開展多種形式幫扶合作,其中15所在新區建立了合作校區或協作校區。
三年來,雄安新區印發了《關于擴大京津冀優質教育資源援助雄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通知》《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三年內共培訓校長及教師6000人次;雄安新區成功申建全國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區”,啟動《雄安新區智慧教育發展專項規劃》和三年行動方案編制工作;持續推進三年教育提升計劃,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圓滿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化驗收;認真開展教育督導工作,切實提高了學校管理和教學水平。
在三年教育提升計劃的引領下,新區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突顯,高素質教師資源不斷涌入,教師發展內生動力明顯增強,專業素質得到明顯提升。據悉,僅雄縣便先后有安徽、河南等14個外省市校長教師前來學習考察;該縣優秀教師作為專家外出作課講學132人次;建立名師工作室39個,成員達到700余人。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副局長夏韶華表示,三年來,雄安新區的教育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仍舊任重而道遠。下一步,雄安新區將持續推進現代化教育體系建設,深化京津冀優質教育資源對接,抓好校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北京“交鑰匙”項目建設,加快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工作。同時,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快建設高質量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為新區老百姓和北京疏解人群子女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