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效果圖。中國雄安官網發
中國雄安官網4月22日電(記者封俊龍)暮春時節的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施工現場,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在雄安新區啟動區奏響了一曲動人的工程建設交響曲。
遠遠看去,施工現場內幾棟主體建筑已經拔地而起。“這里將建成一所高標準、高水平小學,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助力。”中建八局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項目總工程師李野說。
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項目是北京市援建雄安新區的“三校一院”項目之一,總建筑面積為22350平方米,由1棟教學樓、1棟報告廳、1棟行政樓以及1棟體育館等建筑組成。建成后,該校能夠容納24個班、840余名學生。
“該項目是我們繼清華附中雄安校區(雄縣三中)之后又一個教育建設類工程項目,管理人員也是原班人馬。”李野告訴記者,相比清華附中雄安校區,該項目建設標準更高,將實行全過程的綠色三星標準建設,代表著業內最高水平。
所用建材均為綠色材料;外墻墻體使用120毫米巖棉板,增強節能效果;臨時用房、臨時道路等臨時設施均可循環利用,周轉性強且不會產生建筑垃圾;項目建成后,學校內每個房間都將安裝能源監測系統,對整個學校能源使用情況進行監測,隨時調整能源結構,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李野從選材到施工到運營一一向記者介紹了該項目如何實現全過程綠建三星標準。“這也是2019年8月1日綠建標準更新后雄安新區首批綠建三星項目之一。”李野說。
“雄安新區對工程建設的標準高,要求嚴格,雖然極具挑戰性,但是有助于我們爭創‘優質工程’。”中建八局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項目技術工程師竇忠平說,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嚴格按照雄安新區要求進行施工,堅持過程控制、樣板先行,并應用BIM技術,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過程跟蹤,確保項目高質量完成。
“綠色施工的規定之多和要求之嚴也是巨大的挑戰之一。”竇忠平說,“嚴格的要求也讓我們在綠色施工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和長足的進步。”
記者在現場看到,為了做好抑塵工作,該項目主體工程外圍用鋼板網替代了塑料密目網,所有裸土區域滿是綠色的防塵網,而對于經常踏踩施工區域則使用大面積的假草皮替代防塵網,以避免防塵網破損后導致揚塵污染。
此外,工地內降塵缸、揚塵監控系統、圍擋噴淋系統一應俱全,且圍擋噴淋系統和揚塵監控系統實現聯動,能夠在揚塵指數上升時自動噴淋抑塵。
“疫情防控依然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竇忠平介紹,為了能夠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該項目在復工后,引導工作人員有序返崗,并嚴格按照設置“紅”“黃”“綠”三區進行隔離,并加強辦公區、生活區出口進出登記、測溫和口罩佩戴檢查,實行分餐制等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到位,保證安全復工。目前,該項目290余人觀察期已全部結束,正式投入工作。
據介紹,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第一棟教學樓、行政樓將于近期實現封頂,“五一”小長假后項目內主體建筑將陸續封頂,開始進入砌筑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