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文麗
雄安政務導游
就職白洋淀國旅
雄安歡迎您!大家好!我是雄安政務導游員聶文麗,來自白洋淀國旅,很高興在這里與大家分享家鄉(xiāng)的故事。
雄安新區(qū),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未來之城”。據(jù)《安新縣志》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里是燕趙兩國的分界線;宋遼時期這里是宋遼的必爭之地;明清兩代,白洋淀為京畿重地,又因具有獨特的北國水鄉(xiāng)風貌,成為了帝王巡幸之所。明成祖朱棣曾帶兵到留通淀、蓮花淀修筑臺田,并在洛王淀邊修建“樂駕臺”記功;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多次到過白洋淀,在趙北口、端村、郭里口和圈頭等地修建過行宮,并留下了一些美麗的傳說故事。其中“漁女與乾隆”便是其中之一。
相傳,乾隆皇帝為了領(lǐng)略白洋淀風光,時常帶領(lǐng)一眾文臣武將來到白洋淀中舉行水圍。一次在白洋淀出巡,乾隆與近臣步入了一個水莊子。這里的漁家姑娘有個風俗,每逢春夏,常結(jié)伴到村邊柳蔭下織席、結(jié)網(wǎng)。一來是姐妹們在一起說說笑笑,十分有趣;二來是水鄉(xiāng)地窄人稠,家里屋子又不寬敞。淀邊有柳樹遮陰,空地較多,加上水面微風習習,十分涼爽。所以,一到春光明媚、百花吐艷的時節(jié),漁女們便三五成群,抱著葦在柳蔭下織席,或是在墻上釘好木橛,用絲線結(jié)網(wǎng)。這些漁家姑娘,本來就一個個膚質(zhì)潔白細膩,加上淀水荷香長期熏染滋養(yǎng),真是一個比一個水靈,那歌喉也是一個比一個婉轉(zhuǎn)嘹亮。
乾隆與近臣均被姑娘們的勤勞歡快吸引住了。乾隆望著漁家姑娘姣好的面容,禁不住想開個玩笑,便故意長嘆一聲,對身邊的近臣說道:“可惜呀,可惜!”姑娘聽見有人說“可惜”,不禁邊織席結(jié)網(wǎng),邊看來人。乾隆見漁姑們看他,更加得意起來,便隨口吟道:“地面席花散芳香,墻上結(jié)網(wǎng)蜂蝶忙。美景入畫難為字,只緣沒有好文章。”乾隆的意思是說,美景雖好,人也很美,但可惜的是缺少文彩,淀上沒有人寫出好詩文。
誰知漁女一聽,十分不服氣。其中一個漁姑對曰:“天下文章數(shù)白洋,白洋文章數(shù)我鄉(xiāng);我鄉(xiāng)文章數(shù)阿妹,我給阿妹改文章。”此詩一出口,不僅贏得漁姑們的喝彩,就連乾隆和跟隨的侍臣也目瞪口呆。
乾隆隨口又吟道:“漁姑說話太張狂,白洋怎比皇宮強?我接爾等皇宮住,黃金琉瓦紅宮墻。”乾隆只顧吟詩,不知不覺泄露了身份,眾漁姑也一下子知道了來人是當今皇上。乾隆原以為漁姑們定會喜不自禁,跪謝皇恩浩蕩。誰知漁姑們根本不買賬,隨口又吟詩一首作答:“要說張狂不張狂,白洋就比皇宮強!我愛水淀不進宮,你離皇宮游白洋!”
乾隆一聽,深為嘆服,對侍衛(wèi)、群臣說道:“白洋淀水美、景美、人美,就連普通的漁家姑娘也個個才思敏捷,真是塊寶地!”
“易水秋風,趙北燕南,一脈帶牽。看雄山晚照,白洋浪激,翠荷染紫,舟楫云間。”如今,雄安古老的景觀多已不存于世,但關(guān)于它們的傳說故事依舊在這片土地流轉(zhuǎn),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骱脱芯俊?/font>
感謝您的聆聽!我是導游聶文麗。期待各位朋友光臨最美家鄉(xiāng)——中國雄安!中國白洋淀!
本欄目
由河北雄安新區(qū)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
中國雄安官網(wǎng)聯(lián)合打造
敬請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