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以來,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糧食安全重要部署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安排,以保面積、穩產能、提質量為重點,突出關鍵環節,強化四個方面措施,全力確保國家下達的9480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總產量373.9億公斤生產任務目標完成。
強化責任保面積。將國家下達的任務目標分解到市、縣政府,落實到村、到季節、到作物,登記造冊,明細任務目標。籌措專項經費1880萬元,采取先種后補方式,利用閑散耕地、林下可利用耕地、去年因旱未能種上小麥的空白地、效益不高的經濟作物改種地塊等閑散耕地,積極發展谷子種植,做到應種盡種,擴大糧食種植面積。截至5月29日,河北省實際完成春播糧食面積2506萬畝,比上年度實際春播糧食面積增加209萬畝,為確保全年糧食面積和產量穩定奠定了基礎。
高質量發展促增收。將優質專用品類作為推進糧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實施專用品種替代普通品種、特色品種替代普通品種。以加定種,對接面粉加工企業,實施訂單生產,在冀中南優勢產區發展優質強筋小麥400萬畝;圍繞淀粉加工企業需求,在冀中南、冀東建設高淀粉玉米種植基地500萬畝;在省會周邊,發展高蛋白、高油大豆130萬畝。以銷定種,在大中城市周邊建設鮮食玉米種植加工生產基地40萬畝。以山區丘陵和冀北壩上地區為重點,建設優質谷子、莜麥、黍子等特色雜糧500萬畝。重點打造11個強筋小麥、8個雜糧雜豆示范區,創建36個糧油類加工產業集群,延長產業鏈條,促進增值增收。
農機服務降成本。建設15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總結推廣適宜不同區域的糧食機械化生產模式、機具配套方案和社會化服務運行機制。組織100萬臺套耕整地、灌溉、植保等農機裝備投入春耕春管,在三分之一的縣70多個農機合作社建設“智慧農場”,引進大田精準作業和“互聯網”+農機裝備,在節水灌溉、高效植保等關鍵環節實現降低成本50%以上。投入109萬臺農機具服務春耕春播,完成機械整地1964萬畝,機械澆水2383萬畝,小麥機械鎮壓200余萬畝。籌措深松深耕補助資金7305萬元,投入深松耕機具1200多臺套,實施作業105多萬畝。推廣手機APP辦理農機補貼申請,落實中央補貼資金4800萬元,補貼機具3726臺(套),受益農戶3136戶。
創新方式優服務。統籌安排經費1.91億元,在31個縣實施全域推進,開展以全產業鏈托管、菜單式多環節托管、股份合作分紅等6種主要模式托管服務,服務面積占全省糧食種植總面積的50%左右。籌措專項經費6500萬元,加強重大病蟲害監測體系和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建設,實施冬小麥病蟲草害防治面積5834萬畝,有效遏制了條銹病、赤霉病等病蟲發生蔓延。目前,全省3305萬畝小麥正在處于灌漿后期,長勢好于往年,豐收在望。(河北日報記者郝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