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過飲食控制和科學運動降低發病風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規范的健康管理服務……健康河北領導小組日前制定印發的《健康中國·河北行動(2020—2030年)》明確提出,將實施糖尿病防治行動。
根據該行動,具備以下因素之一,即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與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兒 (出生體重≥4kg)生育史。6.1mmol/L≤空腹血糖(FBG)<7mmol/L,或7.8mmol/L≤糖負荷2小時血糖(2hPG)<11.1mmol/L,則為糖調節受損,也稱糖尿病前期,屬于糖尿病的極高危人群。
該行動提出,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過飲食控制和科學運動降低發病風險,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時血糖。同時,密切關注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包括體重、血脂、血壓),并給予適當的干預措施。超重或肥胖者應努力控制體重。糖尿病患者要經常監測體重、快速血糖、血脂和血壓,每3個月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控制飲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遵醫囑用藥,定期進行并發癥篩查。
在社會和政府層面,該行動還明確提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為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規范的健康管理服務,對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落實糖尿病分級診療服務技術規范,鼓勵醫療機構為糖尿病患者開展飲食控制指導和運動促進健康指導,對患者開展自我血糖監測、健康管理、早期預防及識別糖尿病并發癥進行指導。
同時,要促進基層糖尿病及并發癥篩查治療標準化,提高醫務人員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早期診斷、規范化治療水平,及早干預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伴腎臟損害、糖尿病足等并發癥,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發生、進展,降低糖尿病致殘率和致死率。同時,要依托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推進“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創新健康服務模式,提高管理效果,開展糖尿病管理質量與效果評估。(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