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產業組張筱薇
張筱薇,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產業組干部,一直情系藍天,勇于創新,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行動力踐行雄安新區“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的城市發展觀念,深入貫徹落實《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決策部署,積極協調各級生態環境、工信等部門參與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一、認真負責,講究方法
長久以來,人們以犧牲生態環境換來了經濟效益,得不償失,空氣中的霧霾成了人們心頭的陰霾。隨著生態環境治理愈發深入,難題與矛盾不斷凸顯,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日常工作中要更加講究方式方法,突出精準,突出科學,突出依法,以取得更快更大更好的治理成效。大氣污染治理涉及VOCs、NOx、鍋爐煤窯、移動源廢氣等多個污染源,不同污染源的治理方式和對應要求繁雜,為有效推進工作,向企業宣貫排放標準、整治技術等生態環境要求,張筱薇每發一個文件,無論是省級還是新區級,都認真研讀相關條款,做到落實行動有依據,制定政策有條理。為更深入地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她積極參加對浙江湖州等先進示范城市的考察調研,實地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學習并傳播當地在思想、技術、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理念。
二、加大力度,產業升級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張筱薇積極參與產業準入負面清單的制定,通過嚴把準入關,防止新增落后產能。她積極參與產業類停建項目處置意見的落實和相關清單的摸排,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允許復建,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已完成或部分完成主體的按照“一企一策”原則逐個項目研究辦法,鼓勵企業在不改變主體結構的前提下,對完工部分做必要改造再利用,未完工、未開工或僅基礎施工的依規劃要求作必要拆遷,通過差別化的管控措施推動企業追求產品、技術、市場、管理升級,從低附加值轉向高附加值,從高能耗高污染轉向低能耗低污染,從粗放轉向集約,走綠色發展之路;她積極參與對接生態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符合新區產業發展規劃的新興綠色產業龍頭企業,通過搭建平臺、謀劃園區等推動其落地雄安新區,這既符合了生態環境要求,有助于破解污染難題,又為經濟的新舊動能轉化提供了重要動能。
三、多方協調,推廣清潔能源
根據雄安新區設立低排區的公告,張筱薇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第一步她學習了省級、新區級政策文件,明確工作目標和細化任務;第二步由于涉及到公共汽車、環衛車、通勤車、輕型物流配送車輛,她努力協調多個部門一遍遍地詢問確定,力求摸清相關車輛底數,為下一步工作打基礎,并實時對數據進行再排查再更新,掌握第一手情況;第三步她參與制定新區本級新能源汽車推廣要點,提供可操作可推廣的措施,有力有效推進相關進展。目前,該項工作已進入嶄新階段。事關能源,節能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她抓住全國節能減排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參與張貼海報,參與節能減排宣傳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也養成了隨手關燈的好習慣,不浪費每一度電。
大氣污染工作不僅要治還要防,它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張筱薇始終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作為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成自己的事來做,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中,堅決要打贏藍天保衛戰,還人民一個宜居幸福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