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內首個跨省級行政區域建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明年投用
“保稅功能區面積為2.121平方公里。其中,北京占1.036平方公里,河北占1.085平方公里,這可以說是京冀合作的又一典型。”近日,指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該保稅區前期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
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坐落于大興機場北側。跨越永興河、長約一公里的大橋把大興機場與綜合保稅區緊緊相連。建成后,從機場落地的貨物將會通過大橋迅速進入保稅區,實現機場與保稅區的快速聯動。
該保稅區于2019年由京冀兩地聯合申報設立。充分落實“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控、統一考核”要求,該保稅區成為國內首個跨省級行政區域建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由北京、河北、首都機場集團兩地三方共同建設管理運營。
對標國際一流自由貿易港區,錨定京津冀區域高質量發展,目前,該保稅區打破行政區域限制,為區域協同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進行先行先試。
保稅區已成立京冀聯合建設指揮部。京冀雙方還將以共享共建共管為原則,建立統一的管理和運營體制,共同完成產業規劃研究,聯合舉辦招商推介活動,并制定統一入區標準。建成后,京冀雙方還將聯合籌建綜合保稅區管理機構和運營公司,協同推進綜合保稅區發展。
在京冀雙方攜手努力下,保稅區建設進展迅速。
截至8月下旬,綜合保稅區已啟動包括聯絡道、卡口、圍網、監管庫等封關運行必備的設施建設,外圍配套線性工程以及市政場站同步入場施工,園區內市政基礎設施和雨、污水管線等工程已完成,電力等專業管線工程正在開展,路床土方填筑累計完成8萬立方米。市政基礎設施已經完成近半。
保稅區輪廓初現。區域內共建設集運街、千斯路、保惠南環路、保惠北環路、廣盈五街、規劃一路、豐備路等7條市政道路。其中,千斯路、保惠南環路和保惠北環路通向保稅區的河北部分。
據介紹,目前開工建設的為一期工程,封關驗收區域為2.955平方公里,包括0.834平方公里的機場口岸功能區和2.121平方公里的保稅功能區,計劃于2021年5月底前完工,預計明年投用。
按照規劃,綜合保稅區一期將主要設置保稅物流中心、綜合處理中心、設計研發中心、配套服務中心等,倉儲物流成為最關鍵的功能之一。海外進口的一些商品,可以儲存在綜合保稅區內,之后再在國內進行銷售。
綜合保稅區已經規劃了包括面向市民的銷售服務中心、展示中心和維修檢測中心等在內的二期工程。以國際貿易產業為主導、現代物流產業為支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將成為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京津冀地區高端消費品和高精尖產品的集散平臺,雄安新區高端高新產業發展的保稅研發檢測平臺。
在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保稅區還將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助力三地協同發展更深入推進。投用后,該保稅區將打造“京冀協同、區港聯動、關地一體”三大特色,分階段發展保稅物流、生命醫藥、跨境電商等產業,為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做好服務。(記者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