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雄安新區堅持生態優先,打好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藍綠底色。2018年以來,統籌調度多種水源,累計向白洋淀生態補水超過11.27億立方米,使白洋淀水位保持在6.5米以上,水面面積保持在250平方公里以上,有效改善了白洋淀水生態環境;今年8月,雄安新區退耕還淀還濕先行示范項目——府河、孝義河河口濕地水質凈化工程主體完工,成為華北地區規模和處理能力最大的功能性生態濕地,每天能凈化入淀水45萬立方米;截至今年春季造林結束,“千年秀林”已累計造林33萬畝,累計植樹1700余萬株,新區“三帶、九片、多廊”的綠色空間骨架逐步形成。
2.近日,雄安新區召開秋冬季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田金昌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指出,新區各部門、三縣及雄安集團要全力做好秋冬防滅火工作,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森林資源安全,確保“雙節”安全,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提供安全保障。
3.日前,河北省科技廳印發《河北省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將在創新平臺建設工程方面,深化與國內外知名機構合作,重點在雄安新區布局一批創新平臺。
4.9月28日,2020雄安數字交易高峰論壇在石家莊舉辦。本屆論壇邀請數據交易領域專家學者、國內數據交易所(中心)負責人、知名企業負責人等,共同探討數據應用、數字金融和貨幣、數據確權、數據立法、數據交易規則等數據交易熱點問題,為數據交易未來發展和應用場景等建言獻策,推動河北省數據要素市場加快發展。
5.雄安名校長培養工程將擴大培訓規模,對雄安新區15名校長及學校領導班子、骨干教師開展長達兩年的深度培養;采取“一帶五”模式,即1位校長,帶領學校5位骨干干部老師,共同參加研修。
6.日前,河北省2020年第五批擬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公布,雄安新區4家企業入選。
7.2020年8月1日起,河北省調整部分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提高殘疾軍人(含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的殘疾撫恤金;提高烈屬(含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的定期撫恤金;在鄉復員軍人生活補助標準每人每月提高150元。
8.河北省加大治理柴油貨車污染力度,貨運企業和重點用車單位將對自有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限期淘汰;租用車輛的將把國五及以上柴油貨車或清潔能源、新能源車作為租車招標的前置條件,嚴禁繼續租用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
9.河北出臺意見推進醫保基金監管制度改革,將推進醫保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實現醫保基金從征繳到使用全過程信息化,同時還將建立河北省統一的醫保智能監控系統,實現基金監管從人工抽單審核向大數據全方位、全流程、全環節智能監控轉變。
10.河北省將確保年底前所有具備條件的治超站點全部完成站前交通渠化和電子警察抓拍系統建設工作。
11.9月28日,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正式在京掛牌。高端產業片區總面積39.49平方公里,包括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側可利用產業空間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重點發展商務服務、國際金融、文化創意、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等產業,建設科技成果轉換承載地、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和國際高端功能機構集聚區。
12.9月28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通知,要求本市進口企業防范進口冷鏈食品輸入新冠病毒。
13.天津市開展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發放使用試點工作,面向天津市高等院校(含高職)畢業學年學生發放電子培訓券。學生憑電子培訓券可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參加培訓,對參加《職業市場需求程度及補貼標準目錄》所列職業培訓,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14.天津市將實施推進學科專業調整、優化考試招生制度、提升導師隊伍水平等七項任務十大計劃,全力推進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
15.全國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日前發布指出,要推動各地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接種政策,降低重點人群疫苗接種費用,提高疫苗接種率;鼓勵在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單位組織開展集中接種,提高兒童疫苗接種率。
16.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門發文規范職教考試招生,推動各地將技工學校納入職業教育統一招生平臺,逐步取消現行的注冊入學招生和中職本科貫通,適度擴大中職專科貫通,嚴格執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試入學條件。
17.教育部近日發布關于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明確要從政治素質、師德師風、學術水平、育人能力、指導經驗和培養條件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博士生導師選聘標準,避免簡單化地唯論文、唯科研經費確定選聘條件。
來聽最新天氣情況:
雄安新區氣象臺數據,明天白天到夜間,天氣多云轉陰有小雨,最高氣溫20℃,最低氣溫13℃,風力2-3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