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容東片區RDSG-4標段工程。陳芳婷 攝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一直是舉世矚目的焦點。這是一項歷史性工程,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RDSG-4標段工程地下廊道。陳芳婷 攝
如今的雄安,已經是塔吊林立、熱火朝天,這里的變化日新月異,而這離不開10萬多名揮灑汗水、無謂奉獻的雄安建設者。
時間緊迫,戰鼓敲響,四面八方的英才匯聚到雄安。
遲力剛是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八局)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RDSG-4標段項目的綜合辦公室的管理人員,今年54歲。遲力剛以前在中建八局的華東公司工作,聽聞雄安開始建設,主動請纓前往項目一線工作。
女兒出生已經六個月,離家2個小時車程,史朝陽在雄安商務服務中心第二標段工地也工作了六個月,回家次數寥寥。史朝陽是工地的項目經理,主要負責鋼結構部分。“時間要求特別高,”談及和其他工地不同的地方,史朝陽告訴我們,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項目進度,成為本次的難點。以鋼結構為例,正常采購使用周期為45天,在雄安需要30天內完成上游采購到投入施工的全過程,這需要管理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高效率運用智慧工地大數據管理系統,也需要工人們合作完成這項任務。
河南周口鄲城的尹東營,女兒正在讀高二,他原本想陪著女兒度過重要的高中階段,但經不住工地分包老板一次又一次的電話,還是決定前往雄安,“老板人很好,我也是幫一下忙。”尹東營戴著安全生產之星的標牌拘謹地笑了笑,到了雄安,他發現這里是最安全的工地。作為安全員,他經常能聽到安全工程師的培訓;在工地里,他也時時刻刻關注著建設者的安危,一發現漏洞,手機一拍,立刻指出,馬上改正。
雄安商務服務中心第二標段工地安全員尹東營。陳芳婷 攝
對于王志成來說,在工地的時間過得飛快,“早上一睜眼就開始工作直到晚上11:00。” 王志成是雄安新區容東片區RDSG-4標段工程項目副書記,這個標段負責的2條地下綜合管廊從去年十月開始動工,今年十月底結束主體結構工程,又快又好。不在雄安,這個體量的管道至少要兩年工期。王志成說,工地對安全非常重視,每天、每周都有檢查、監測,實行閉合管理,發現問題必須確保解決問題,這讓工地的進度更加順暢,為按時按質完成工作打下了基礎。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RDSG-4標段工程項目副書記王志成向清華大學國際新聞傳播項目學生介紹情況。陳芳婷 攝
在雄安,質量與安全離不開科技和創新的支持。工地應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城市信息模型(CIM)來管理項目進度,還有3D安全模擬系統幫助發現安全隱患,5G和AI也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安全巡視員可以通過AI眼鏡,識別各種安全隱患。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雄安新區建設進入了新階段。
“一群人,一件事,一條心,一起拼,一定贏”標語。陳芳婷 攝
在雄安,十三萬建設者正在不舍晝夜地建設,正如在工地中隨處可見的標語,“一群人,一件事,一條心,一起拼,一定贏”,這就是雄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