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氣污染防治“鐵拳”行動成效顯著,今年截至10月21日——
新區優良天數同比增加三十一天
今年以來,雄安新區堅持以空氣質量改善為核心,推進各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落實,并結合秋冬季特點和新區實際,部署專項執法“鐵拳”行動,有效促進了空氣質量改善。截至10月21日,新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5.49,同比下降10.15%;PM2.5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41%;優良天數183天,優良天占比62.2%,同比增加31天。
建立定期聯合執法和協調會商機制,加強幫扶督導力度。雄安新區制定大氣污染綜合治理“1+5”政策體系,印發實施《河北雄安新區2020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出臺揚塵污染防治、移動源污染防治、成品油整治、“散亂污”排查整治、臭氧污染防治等5個專項方案,以“1+5”體系為依托,力爭推進新區全年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嚴格核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按照省秋冬季應急減排要求,對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進行核查梳理。2020年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工業源1151個,揚塵源175個,其中納入新區正面清單重點建設項目77個,重點企業6個。在啟動應急預警期間,新區嚴格按照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對未納入正面清單的項目實施分級應急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削峰降速,減少空氣污染。
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鐵拳”行動。重點圍繞施工揚塵面源污染防治、道路揚塵面源污染防治、重型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治理等工作,常態化組織開展聯合執法,加密揚塵污染防治檢查和機動車路檢路查頻次,保持執法高壓態勢,降低重污染天氣對新區空氣質量的影響。
減少機動車污染。針對新區國道、省道干道較多,且道路離國控監測點位距離較近,大量重型柴油貨車穿城通行對新區空氣質量影響較大,雄安新區正在研究啟動機動車尾號限行管理,合理擴大限行區域,減少擁堵、怠速現象。加強秋冬季重污染天氣建材錯峰、錯時運輸,重污染期間實行土石方錯時作業,取土、運土等施工作業集中在白天,減少夜間污染物排放和累積。
啟動“紅黃牌”警示告誡機制。對北京城建、中鐵建設、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二十冶集團5家施工企業給予黃牌警告,提高揚塵污染違法成本。
加強對施工工地揚塵、燃燒源、移動源等污染物排放的精準管控。截至目前,共檢測機動車641輛,處罰53例。對151家企業實施停限產。同時根據空氣質量情況,及時調整相關工程施工時間和道路保潔作業時間。
下一步,雄安新區將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進一步修改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和正面清單,嚴格督促企業和施工單位落實減排措施。圍繞機動車污染防治、施工場地“六個百分百”落實情況、散煤復燃等加強管控。加強分析研判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及時會商,科學分析預判,提前采取措施降低污染。(記者張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