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1月12日電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決策部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2021年春節前,雄安新區進一步提高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2021年1月1日起,新區三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5160元/人/年提高至6000元/人/年,同比增長16%。對批準獲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按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相應地,調整后的城鄉補差差額統一為三檔,城鎮補差分別為660元/人/月、530元/人/月、400元/人/月,農村補差分別為500元/人/月、410元/人/月、330元/人/月。
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時,新區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給予特困人員供養。2021年新區城鄉居民特困救助供養標準相應提高,城鎮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為10296元/人/年(858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7800元/人/年(650元/人/月)。
對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難殘疾人,新區每月每人發放66元的生活補貼。在此基礎上,著重加強對重度殘疾人、多重殘疾人的保障,對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精神、智力及多重殘疾人按照110元/人/月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符合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條件的,另按照60元/人/月的標準發放護理補貼。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雄安新區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設立雄安新區,一定要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殷切囑托,以更加嚴謹的工作作風、更加務實的工作要求、更加透明的工作流程,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推動縣、鄉鎮、村(社區)織密編牢社會救助民生保障網,進一步提供高效、精準、規范的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服務,讓新區困難群眾共享新區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