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
    閱讀正文

    期中交“考卷” 成績單如何?——從數據看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變化

    2021-03-02 09:14:0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題:期中交“考卷” 成績單如何?——從數據看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變化

      新華社記者

      累計退出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2800余家,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980余個,常住人口連續保持遞減……這些數字背后是北京提質減量發展做出的努力。

      這是2月25日拍攝的北京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新華社記者張晨霖 攝

      伴隨京津冀協同發展“期中考”成績單的出爐,新華社記者近期深入一線調研采訪,去感受撲面而來的新變化。

      北京“瘦身提質”超預期 京津冀“期中考”成績靚

      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得到緩解。這是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設定的中期目標之一。

      當初,不少人心中有疑問:多年來北京人口持續膨脹,要逆轉這一趨勢,談何容易?

      這是2月26日拍攝的北京副中心站施工現場。新華社記者彭子洋 攝

      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實施7年來,北京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一手控增量、一手疏存量。制定實施了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標的新增產業禁限目錄,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2.34萬件。同時,一大批一般制造業企業、批發市場等完成疏解。

      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迎來“由增到減”的拐點,并連續幾年保持負增長,已控制在2100多萬,“瘦身提質”效果超出預期。

      據智聯招聘課題組調查,以2019年為例,北京人才外流的主要城市分別為上海、天津、深圳、成都、廊坊、石家莊、西安等地。

      一邊做“減法”,一邊做“加法”。初春時節,走進曾經的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昔日熙熙攘攘的車輛和人潮銷聲匿跡。“騰籠換鳥”后,這里成為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的載體。周邊區域近20萬平方米樓宇,正加速轉型發展金融科技等高端業態。

      這是2020年12月28日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拍攝的中關村協同發展中心大樓(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然 攝

      北京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達到24.4%和23.8%,高精尖特征愈發明顯。便民服務設施日趨完善,新增大量城市綠地、休閑公園……

      這是2月24日拍攝的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趙子碩 攝

      “一盤棋”思維,“一股繩”發力。北京現代滄州分公司智能車間里,工業機器人手臂上下揮舞,搬運、焊接、碼件,動作一氣呵成……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以來落戶河北最大體量產業協同項目,在該公司帶動下,40多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落戶滄州,產業集聚效應初現。

      河北省有關部門數據顯示,7年來,河北累計簽約批發市場商戶4萬余戶,承接京津轉入法人單位24771個、產業活動單位9045個。

      這是津石高速公路石家莊段與新元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橋(2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楊世堯 攝

      今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如期實現。河北30項主要指標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等指標均超額完成任務。

      天津市以濱海新區等地為重要平臺,吸引了亞投行災備中心、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奇虎360等一批優質項目布局,“十三五”期間,引進北京企業投資項目超4000個,投資到位額超6000億元。

      既有宏觀層面的謀篇布局,也有重點領域的關鍵落子。作為北京新“兩翼”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已呈齊飛之勢。

      這是2月23日拍攝的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曉 攝

      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面積約128萬平方米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正火熱施工。“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拉開框架、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志性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說,周邊區域將建設星級酒店、高檔寫字樓,成為北京東部最大商業中心。

      2月23日,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工作人員檢查在LED人工光照下蔬菜的生長狀況。新華社記者王曉 攝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科技創新等主導功能逐步形成,未來將持續吸引中心城區人口在副中心就業創業和學習生活。

      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的工人在生產線上工作(2020年5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楊世堯 攝

      在河北雄安新區,近300個工地塔吊林立,10多萬名建設者晝夜奮戰,“未來之城”如雨后春筍拔節生長。作為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中關村科技園、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等一批項目落地,承載功能日趨完善。

      區域協作漸入佳境 重點領域突破明顯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伊始,中央就明確在交通、生態、產業三大領域率先突破。“期中考”已過,會給人們哪些驚喜?

      ——一體化交通網絡“連起來”,“1小時交通圈”越變越大。

      這是2月23日拍攝的中創燕園半導體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熱導性氮化鋁陶瓷基板。新華社記者王曉 攝

      “走津石高速,一輛卡車單程節省過路費、油費約200元,節省時間1個多小時。”邢海良常年往返石家莊與天津之間,跑鋼材運輸。去年底,兩地“直達高速”開通,他再也不用繞行跑冤枉路了。

      一個是直轄市,一個是省會城市,兩地卻長期沒有直達高速、直達高鐵。走高速,要繞行其他路網,多跑約60公里。坐火車,要先“折線跑”到北京,或者坐慢車,一路耗費5個多小時。

      “一盤棋”思維,“一股繩”發力。歷經7年,京津冀累計打通拓寬“對接路”32條段、2005公里。京張高鐵、京雄高鐵等一批標志性工程建成投用,“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

      ——生態環境“美起來”,空氣質量達7年來最好水平。

      “原來戶戶冒煙,整個村子都是煤煙味。現在燒燃氣壁掛爐,沒一點灰塵和煙味。”河北高碑店市栗各莊村村民單增平說,取暖季里,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日子成為常態。

      短短幾年,河北1125萬戶農民告別小煤爐,用上“電采暖”“氣采暖”。僅這一項,對區域大氣環境改善貢獻率就達36%。

      2020年,京津冀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38微克、48微克、44.8微克每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降幅均達到或超過50%。空氣優良天數均接近或超過70%,達到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產業協作“串起來”,協同創新越來越活。

      薄如蟬翼的陶瓷片,卻能為一盞400瓦LED燈提供散熱——這是中創燕園半導體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熱導性氮化鋁陶瓷基板。

      “公司由北京大學技術產業化產生,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孵化培育,4年時間就實現了從實驗技術到產業技術開發和量產的跨越。”公司行政經理王琳說。

      中關村,京津冀科技創新重要源頭。如今,創新基因就像蒲公英,源源不斷向天津、河北播撒。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負責人扈德輝說,中心設立5年,已有400家企業入駐,超過一半來自北京。

      曾經,產業鏈、創新鏈不暢,北京大量創新成果“導彈式”轉移至東南沿海。如今,北京疏解、津冀承接,北京研發、津冀轉化,創新協同勢頭愈發強勁。

      截至去年底,中關村企業在津冀設立分支機構8600多家,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1400億元,科技成果轉移“燈下黑”狀況明顯改觀。

      共建創新平臺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帶來京津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2020)》顯示,以2013年至2018年時間段為例,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增長4倍多,三地合作專利數量增長近50%。

      直面“深水區”挑戰 乘風破浪向未來

      爬過一道道坡,越過一道道坎。

      很長一段時間,京津冀各自為政,單打獨斗多、抱團協作少。依靠國家戰略實施,京津冀逐步沖破行政區劃藩籬,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開始握指成拳。然而,進入“深水區”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仍面臨多重挑戰。

      一方面,產業異構明顯,經濟鏈條缺少高效銜接。一些專家表示,與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相比,京津冀市場力量發育相對滯后,在北京產業疏解轉移中,由于過去多年存在巨大發展落差,天津、河北與北京創新資源對接仍偏少,這導致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依然懸殊。

      另一方面,公共服務落差仍較大,阻礙人口和產業流動。河北經貿大學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田學斌表示,當前京津冀在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合作雖取得一定進展,但三地明顯的發展水平的差距,加上政策、標準、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差異,導致北京優質服務資源難以近距離向京外周邊地區輻射擴散,三地人才流動也遇到較大阻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也在考驗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機制的運行。

      面對疫情,京津冀建立聯防聯控聯動機制,出臺疫情信息互通、交界地人員有序管控、產業鏈配套企業抱團取暖等措施,協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及度假區,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重點項目。疫情期間,項目工地建材、設備供應不足,急需津冀供應商復工供貨。項目負責人苗樂文說,京津冀三地協同辦密切溝通、專人盯辦,協調津冀及其他省份400多家供應商,項目很快全面復工復產。

      然而,由于協同防疫機制仍存在銜接問題,有的地方出現了“跨省通勤”交通擁堵,有的地方防疫措施各自為政,遭到一些群眾質疑……這從一個側面暴露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待在深入推進中補齊短板。

      著眼“十四五”,京津冀協同發展將持續向縱深拓展。這片熱土又將完成怎樣的答卷?三地政府部門將從多處發力:

      ——推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縱深推進。在一些“難啃”的領域取得突破,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以減量倒逼集約高效發展,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翼齊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

      ——聚焦重點領域深入攻堅突破。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實施區域治理模式創新等途徑,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取得更大的進展,讓市場力量成為區域協同創新的主角,建成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加快優質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讓新技術賦能醫療、教育等領域,從“互聯網+”向“智能+”轉換升級,并隨著5G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將區域內優質公共服務的供需精準匹配起來。

      記者一路所見,京畿大地春潮涌動,建設發展已火熱展開,正描繪一幅造福百姓的壯美畫卷。(記者孫杰、張濤、齊雷杰、關桂峰、李鯤)

    責任編輯: 王曉雨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為你推薦

    加載更多新聞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047160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高清版|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毛片|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炫硕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区在线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