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1895-1937),河北省新河縣人。1923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曾在馮玉祥部任職,1930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二十五師七十三旅旅長。1931年春,蔣介石下令調其到江西圍剿紅軍時故意拖延,使得圍剿失敗。在共產黨的感召下,1931年12月率部參加了著名的寧都起義,并任改編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副總指揮兼十三軍軍長,后任紅五軍團軍團長。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將自己多年積蓄的近2000塊銀元全部交了黨費,以示堅決革命的信念。1934年10月參加長征,擔任全軍后衛,多次完成阻擊國民黨軍的任務。1936年1月任紅五軍軍長。1936年10月,參加西路軍執行中革軍委寧夏戰役計劃。1937年1月1日,攻占甘肅省高臺縣城,后被國民黨馬步芳部兩萬余人包圍。他指揮3000多名戰士和全城民眾晝夜血戰,打退敵人多次進攻。20日凌晨,高臺失守。董振堂帶領警衛員跳下城墻,繼續與敵苦戰,壯烈犧牲。在他的追悼會上,毛澤東曾動情評價董振堂是位“堅決革命的同志”。
董振堂。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