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褚林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20年同期增長17.6%,比2019年同期增長12.0%——今年河北工業運行實現了“開門紅”。
“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我省局部地區疫情復發的復雜形勢,省委、省政府全面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在較短時間內打贏了疫情防控殲滅戰,工業經濟運行快速步入正軌、穩中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好于往年、好于預期,實現了首季良好開局。
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更足,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8%
首季“開門紅”,高質量發展是底色。
在中鐵保定軌道交通產業園變壓器繞組線圈生產車間里,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智能化立、臥式繞線機,通過電腦操控,實現了圈數的設定及自動排線;480個存儲單元原材料自動化立體存儲庫,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讓產品質量更加穩定。
中鐵電氣工業有限公司圍繞數字化、智能化迭代升級,統籌推進生產管理系統數字化轉型,持續打造生產管理系統人、機、物信息互聯,各項經濟指標穩步提高。1-4月,該公司新簽合同額11.3億元,同比增長15%以上;實現營業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35.2%;累計完成工業產值11.5億元,同比增長45%。
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為傳統制造業注入活力。一季度,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八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6%,增速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1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73.3%。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分區分級、精準施策,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企業復工復產若干措施》,2月下旬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復工率即穩定在98%以上,基本實現應復盡復。在推進復工復產的同時,我省還搭建“河北省抗疫云產品平臺”,組織25家云服務商推出206款免費產品,助力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用真金白銀助力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省工信廳與建行河北省分行聯合開展金融支持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專項活動,截至3月底,已向防控物資重點保障企業、省領導包聯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千項技改項目等四大重點領域368家工業企業投放271億元,為實現工業首季“開門紅”提供金融支持。
工業投資實現平穩增長,在建項目表現較強后勁。今年,我省出臺《河北省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導向目錄(2021-2022年)》,明確汽車、高端裝備、鋼鐵等14條產業鏈投資重點方向,深化“千項技改”工程,助力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一季度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3%,比去年同期提高15.7個百分點。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場需求穩步復蘇,工業企業投資意愿提高,新備案(含審批)項目數量持續增長。一季度,全省完成新增備案工業和技改投資項目5767項,備案總投資4210.9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1.7%和41.7%。500萬元以上在建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項目個數分別增加16.4%和16.1%,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17.6個、21個百分點,新開工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項目個數分別增長73.2%和65.1%。
工業經濟景氣度顯著提升、運行質量明顯改善,企業利潤水平大幅提高。1-3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倍,測算兩年平均增長20.6%。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利潤總額實現增長或扭虧為盈,占比79.5%,其中13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0%。
數字有亮色,發展有成色。省工信廳副廳長王建分介紹,一季度,全省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35個行業生產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到87.5%。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8%、建材行業增長30.5%、鋼鐵產業增長16.5%、紡織行業增長18.9%、食品行業增長16.5%、信息智能行業增長13.2%,合計上拉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4個百分點。
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新產業新產品增勢強勁
“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20%。”河北志晟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翼對這份成績單頗為滿意。該公司研發的城市大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軟硬件產品深受市場青睞,正在加速落地。
同在廊坊,不久前潤澤國際信息港A-11云數據中心主體結構封頂,轉入內外裝修和機電設施安裝階段。目前,潤澤科技開發的潤澤國際信息港已有6棟數據中心投運,還有6棟正在建設,全部建成運營后,將成為一個規模領先的云數據中心聚核港。
今年以來,我省對新建項目達產達效、規下升規上等企業加強分類指導、跟蹤服務,新產業新產品增勢強勁。
吸引新興項目落地。省工信廳聯合京津工信部門舉辦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京津冀產業對接活動中,北航、北理工等7所高校精準推送1300余項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創新成果,數十個優質項目落地我省。
培育新模式新業態。省工信廳開展“從廠到家”抗疫保供行動,將600余種產品直接送至社區或村莊,配送單數414萬,銷售額超35億元。工業企業運用信息化手段、工業電子商務等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
奮斗的畫筆,揮灑出夢想的華彩。
新產業加快成長——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6.9%。其中,風能原動設備制造增長30.9%,集成電路制造增長71.9%,顯示器件制造增長84.7%,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增長62.7%,風力發電增長31.5%,生物質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9.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6.1%,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8.5個百分點,所占比重達21.0%。
新產品產量驟增——
不久前,唐山亞特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最新研發的降落傘拖曳檢測車下線。該車包含降落傘拖曳裝置、傳感器、數據采集記錄儀,通過車的行進針對阻力傘及翼傘進行試驗。一季度該公司銷售收入6.33億元,同比增長超400%。
疫情帶動各領域線上服務繁榮發展,拉動個人電子終端設備需求擴張,液晶顯示模組、集成電路、傳感器、印制電路板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8倍、1.2倍、78.9%、67.2%。綠色智能產品產量快速增長,汽車、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3倍、2.3倍和5.8倍,大幅領先全國平均增速。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這份鼓舞人心的工業“首季報”,讓我們信心滿懷,迎來新的出發。(記者 米彥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