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十四五”時期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支持一批在京中央高校疏解轉移到雄安新區,支持一批南疆高校建設,支持中西部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建設。支持優質醫學院校建設,重點打造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支持一批優質師范院校建設,重點打造一批師范教育基地。
方案提出,加快“雙一流”建設,大力加強急需領域學科專業建設,顯著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加快破解“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服務疫情防控、健康中國和教育強國建設需要,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醫學和教師人才。促進高等教育資源布局優化調整,有效提升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能力。
原文節選如下↓↓↓
“十四五”時期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實施方案(節選)
高等教育內涵發展。
1.建設目標。
加快“雙一流”建設,大力加強急需領域學科專業建設,顯著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加快破解“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服務疫情防控、健康中國和教育強國建設需要,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醫學和教師人才。促進高等教育資源布局優化調整,有效提升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能力。
2.建設任務。
(1)中央高?!半p一流”建設。重點加強主干基礎學科、優勢特色學科、新興交叉學科等學科基礎設施和大型儀器設備建設,建設一流學科綜合實驗研究項目;在集成電路、儲能技術等關鍵領域,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在京高校疏解及南疆高校建設。支持一批在京中央高校疏解轉移到雄安新區,支持一批南疆高校建設。
?。?)中西部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建設。支持一批中西部地方本科高校加強優勢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重點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教學實驗平臺、校企聯合實驗室、先進技術研究院和現代產業學院,統籌加強其他教學和生活設施建設。
(4)優質醫學和師范院校建設。支持一批本科醫學院校(含綜合類院校中的醫學院)教學科研設施建設,統籌支持國家及區域院校醫學教育發展基地、醫藥基礎研究創新基地等建設,重點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支持一批本科師范院校(含綜合類院校中的師范學院)加強教學科研設施建設,重點支持建設一批國家師范教育基地。
3.實施范圍。
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納入支持范圍的“雙一流”建設中央高校,原則上應為《三部門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教研函〔2017〕2號)名單中的中央高校,后續根據“雙一流”整體工作進展適時調整。納入支持范圍的在京高校疏解轉移雄安項目,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南疆高校建設,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納入支持范圍的地方中西部高校(應將教育部部省合建高校全部納入)、醫學院校、師范院校名單需經省級人民政府同意,“十四五”期間原則上不再調整,“十四五”期間地方高校分省限額另行研究確定。
4.遴選標準。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調整和科技創新,加快培養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的相關高校。
(2)學科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需求、地方產業結構特點高度契合,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綜合性大學,或學科優勢特色突出,在專業領域具有較大影響的其他類型高校。學校債務在可承受的合理范圍內。
?。?)在具體項目謀劃和安排上,按照關于加強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有關文件精神,優先考慮、重點支持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儲能技術、量子科技、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生物技術、醫學攻關、數字經濟(含區塊鏈)、生物育種等相關學科專業教學和科研設施建設。
?。?)產教融合創新平臺聚焦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符合條件的實施“揭榜掛帥”,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在京高校建設項目應符合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精神,嚴格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增量、疏存量相關政策意見要求,并與《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做好銜接。在京五環內的中央高校,原則上僅支持已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的續建項目或不增加建設規模的內涵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