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上半年經濟運行“穩、進、新、優、好”
河北經濟新動力新勢能持續增強
“穩” 就是經濟持續向好的態勢得以延續
“進” 就是支撐經濟增長的基礎持續鞏固
“新” 就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加快培育
“優” 就是經濟運行的質量不斷提高
“好” 就是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
在省政府新聞辦7月27日召開的2021年上半年河北省國民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省統計局對外公布了我省上半年經濟成績單: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完成18739.3億元,同比增長9.9%,兩年平均增長4.6%,比一季度兩年平均增速加快0.7個百分點。
對于這個成績,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周國華表示,全省經受住了疫情沖擊和挑戰,經濟運行實現了穩中恢復、穩中向好,奪取了來之不易的成績,為“十四五”良好開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穩、進、新、優、好”,經濟運行實現穩中恢復、穩中向好
“今年上半年,我省面臨的情況極為特殊、環境尤為復雜。面對年初局部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全省上下群策群力、聯防聯控,強力阻止疫情蔓延擴散,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社會生產生活的不利影響,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周國華說,全省上半年經濟運行中的亮點是:“穩、進、新、優、好”。
“穩”,就是經濟持續向好的態勢得以延續。我省狠抓“六穩”“六保”工作落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省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定。從經濟增速看,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9%,兩年平均增速為4.6%,比一季度兩年平均增速加快0.7個百分點。從就業和物價看,二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比一季度末回落0.01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經濟核心指標保持穩定,表明全省經濟持續恢復、穩中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
“進”,就是支撐經濟增長的基礎持續鞏固。我省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加快項目建設,推進消費擴容升級,抓好企業包聯幫扶工作,夯實了產業發展基礎。從供給看,農業生產形勢良好,夏糧再獲豐收,蔬菜生產穩中有增,畜牧業生產持續向好,農業基礎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工業增長面擴大,在40個行業大類中,實現增長的行業近8成,工業八大主導產業全面增長;服務業全面恢復,在規模以上服務業10個行業中,有9個行業營業收入實現增長。從需求看,上半年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外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86.3%、7.8%和5.9%,“三駕馬車”實現了同向拉動,消費需求的拉動作用突出。二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長4.8%,比一季度加快2.8個百分點,消費市場繼續保持穩定恢復。今年以來對外貿易持續好轉,各月進出口總值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重點區域的拉動作用明顯。
“新”,就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加快培育。我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升級。上半年,服務業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3.6%,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6.4%,超過第二產業37.5個百分點。新動能引領作用增強,新產業蓬勃發展,新產品快速增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5個百分點;鋰離子電池增長52.6%,太陽能電池增長34.3%。市場主體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快于一季度。
“優”,就是經濟運行的質量不斷提高。我省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財政收入較快增長,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1%,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2.8%。企業效益持續改善,1至5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14倍,兩年平均增長24.9%。金融支持實體力度加大,今年以來各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保持兩位數增長。
“好”,就是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我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項民生工程深入實施,扎實辦好10件民生實事。上半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生產總值,也快于上年同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加快推進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來,我省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力促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持續增強經濟增長新動力新勢能,取得了新成效。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的龍頭作用進一步鞏固發揮,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占GDP比重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居三次產業首位。工業方面,八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均保持增長。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中的汽車制造業增長35.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3.3%,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23.1%。農業方面,優質、優勢產業支撐作用增強。畜牧業規模化、機械化、良種化養殖比重不斷提升,特色蔬菜播種面積和產量繼續增加,具有區域優勢的特色水果產量發展勢頭良好,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產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70%。
新動能加快成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加快,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生物化學農藥及微生物農藥制造、顯示器件制造、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制造、風力發電、集成電路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新型消費蓬勃發展,網上零售持續活躍,網上零售同比增長36.1%。新主體不斷壯大,全省法人單位同比增長10.2%,延續上年以來逐季加快的增長態勢。
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5%,均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增長1倍以上。協調發展成效明顯,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冬奧會籌備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加快推進,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綠色發展取得成效,我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空氣質量持續好轉,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2%;規模以上工業能耗繼續低位運行。開放發展不斷拓展,今年以來我省對外貿易保持兩位數增長。
“今年上半年,全省供給需求穩定恢復,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動能培育壯大,民生保障扎實有力,經濟運行保持了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周國華指出,下階段,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全面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深入推進“三重四創五優化”和“三基”建設年活動,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把握“優”的方向,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記者 方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