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塞罕壩精神 鋪展生態文明新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塞罕壩機械林場時的重要講話在雄安新區引發強烈反響
中國雄安官網8月28日電(崔利杰 封俊龍)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塞罕壩機械林場時的重要講話,在新區引發強烈反響,進一步堅定了雄安新區黨員干部堅持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大家紛紛表示,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全面落實黨中央、河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牢記使命,敢于擔當,繼續弘揚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一茬接著一茬干,為持之以恒推進新區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接續奮斗,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與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開創新局面,為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傳承塞罕壩精神 為雄安生態文明建設立新功
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工程。于浩 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時強調,抓生態文明建設,既要靠物質,也要靠精神。要傳承好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再接再厲、二次創業,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
“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的心情十分激動。”曾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工作7年的雄安集團生態建設公司高級業務主管黃雪晨是首批“千年秀林”的建設者。2017年11月13日,千年秀林9號地塊栽下第一棵樹。在黃雪晨和眾多新區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雄安新區已累計造林42.8萬畝。“我曾在塞罕壩馬蹄坑營林區做過施工員,在尚海紀念林組織過撫育間伐,在月亮山望海樓值過班,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我仿佛又回到了林場工作的場景。”黃雪晨表示,未來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占比會達到70%,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改善工作任重而道遠,作為新區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者,他將繼續弘揚塞罕壩精神,為雄安新區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多力量,讓新區的天更藍、水更綠、城更美。
“作為雄安新區一名水利工作者,我將始終把‘水利人’的初心使命與雄安新區建設緊密結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弘揚塞罕壩精神,著力解決好新區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四大問題。”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農業農村水利組干部李耀說。目前,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農業農村水利組正全力統籌協調推進雄安新區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保護和節約用水等工作,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今后我將繼續把白洋淀生態保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為把新區構建成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態宜居的新城市而不懈奮斗。”李耀說。
弘揚塞罕壩精神 為新區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雄安新區白洋淀。中國雄安官網劉東堯 攝
近日,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榮獲全省黨委宣傳部系統“爭創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十佳集體榮譽稱號,猶如給新區宣傳網信局全體黨員干部打了一劑強心針,他們學習塞罕壩精神、干事創業的熱情高漲。“塞罕壩林場建設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艱苦奮斗史,塞罕壩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副局長黨建偉表示,作為新區一名宣傳干部,我們將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承德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與用心用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用好各類有形、無形的紅色資源,引導新區各級黨員干部在深學細研、學以致用、融會貫通上下功夫,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塞罕壩的成功實踐,深刻印證了“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科學論斷,深刻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對此,安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孫海燕語重心長地說,“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為推動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示范和不竭力量,也將成為我們干事創業、砥礪奮進、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被譽為“華北綠寶石”的塞罕壩,也為“華北明珠”白洋淀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傳承弘揚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守護好白洋淀葦綠荷紅、建設好雄安新區的碧水藍天,是每一位雄安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承擔起職責使命,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營造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凝聚廣大人民群眾思想共識,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雄安,讓一淀碧水潤澤千千萬萬的雄安百姓。”
汲取塞罕壩力量 推動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中國雄安官網牛思佳 攝
用思想引領實踐,以精神驅動奮斗!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從塞罕壩精神中汲取強大動力。“作為新區的一名黨員干部,我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圍繞雄安新區‘五新’目標,自覺把塞罕壩精神融入到基層組織工作中,建好基層組織戰斗堡壘,打造好黨建引領‘美好鄉村’示范點、挖掘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典型,努力匯聚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營造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容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振嶺說。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民生福祉,我們要弘揚塞罕壩精神,切實抓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持續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整治工作,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執行力,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搶抓機遇,借勢發力,順勢而為,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目標而不懈奮斗。”安新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默名說。
“雄安新區的發展與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一樣,匯聚了五湖四海的建設者,建設銀行將舉全行之力,持續創新金融產品、提升服務質量,以新金融行動、科技賦能助力新區營商環境優化。同時,我們將進一步強化綠色信貸支持力度,為新區生態文明建設發揮金融本源作用。”河北雄安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宋尚增表示,建行人將堅持新金融理念,保持時不我待的激情和干事創業的熱情,以奮斗者的姿態,凝聚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助力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匯聚形成新時代的雄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