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8月29日電(實習生李雪嬌) 8月25日-8月27日,雄安新區第三屆校長論壇在容城順利召開。論壇由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公共服務局主辦,容城中學承辦,會議采取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雄安新區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多所學校校長代表進行了工作匯報、事例分享和觀點碰撞,就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升雄安教育水平,積極建言獻策。
結合自身情況 發揮育人效應顯特色
8月25日,雄安新區三縣6位校園長代表分享辦學治校的理念,在人才培養、教學研究、校園文化等方面進行經驗交流,從不同的角度,為新區校長提供了新思路。
論壇現場。中國雄安官網發
安新縣李莊子幼兒園園長李紅敏通過努力,學生人數由40人增長為200人,規模也由3個教學班發展到現在的7個教學班。李紅敏表示,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與幼兒園教師教學水平,二者形成合力,是李莊子幼兒園發展首要方向。為了走好家園共育這條路,李紅敏將工作分為兩步:一是建立研究型學習型的團隊,二是助力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根據學校的前身和地域歷史,我們將‘雄文教育’確立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并將‘雄文’二字定為校徽主體,體現了學校百年傳承,也體現了在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傳承發揚歷史文明,奮力譜寫新時代教育的責任擔當。”雄縣第一小學校長張澤房說,雄縣第一小學以“做有力量的人”為校訓,為學生成長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基因,針對教育質量、育人成才重點建設,做到美化校園、美善課程、美校課堂、美麗教師、美養習慣。
容城縣南張小學校長杜二菊立足精彩綻放、幸福成長的教育理念,從教師成長和學生成長兩方面進行分享。她提到,南張小學在學期初始會為老師布置“4個1”任務:讀1本教育名家著作;完成1份讀書心得;記錄1則育人故事;撰寫1篇教學論文或優課設計。此外,南張小學每學期計劃開展多種活動,通過儀式傳遞價值觀念和情感,助推學生精彩綻放。例如舉辦重陽節敬老活動、24節氣主題教育活動、勞動節評選勞動小能手活動等。
雄縣第一初級實驗中學副校長李芳以“團結一心,做幸福育花人”為主題進行演講,她提到,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的生命線。雄縣第一初級實驗中學通過多措并舉提升教學質量、常規常抓教學提質增效、強師筑魂注重教師成長、培養習慣促進教學成績、突出重點加強畢業管理五方面開展工作。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雄縣第一初級實驗中學全體教師將齊心協力,以積極昂揚的姿態,跨越新高度,跑出加速度。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副局長張雙龍發言講話。中國雄安官網李雪嬌 攝
安新縣淀南中學校長楊贊波表示,淀南中學以“常態化家訪、全員育人師徒制、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為四個抓手,推進家校共育,強化教師責任意識,增強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一年多來,安新縣淀南中學與北京大學心理系進行了對接,合作共建公眾號、舉辦師生培訓會、專題講座等,提升教師的教育能力,讓一所農村薄弱學校破繭重生。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雄安校區校長郭繼軍利用空間改造,為師生提供更現代化的教學環境,通過聯合課題,培養學生的鉆研能力。“課程體系的建設道阻且長,我們逐步進行探索,計劃把社團活動課程化,排成課表,讓學生們發揮個人才能,鼓勵學生各為其美、美美與共。”郭繼軍表示,一支過硬的教學隊伍,是成功辦學的重要保證,人大附中雄安校區堅守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多一份用心,就多一批優秀的員工。
學會積極主動 均衡城鄉教育補差距
8月26日,雄安新區第三屆校長論壇舉辦了幼兒園小學組校長論壇沙龍,會議由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副局長張雙龍主持,參會校長有雄縣米家務中心校校長程增順、容城縣北張小學校長李志強、安新縣老河頭鎮北喇喇地小學校長劉慧茹、安新縣縣直機關第二幼兒園園長陳秀清、容城縣幼兒園園長王莉、雄縣三冢幼兒園園長劉翠柳。
幼兒園小學組校長論壇沙龍現場。中國雄安官網李雪嬌 攝
程增順談到,在師資配備上,雄縣近年來做了很多細致周密的工作,學校對師資配備模式的構建與運用進行了很多嘗試。在教師的配置上,應強調合理的隊伍結構,以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為前提,針對不同層次教師進行不同層面的培訓指導會事半功倍。
李志強表示,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在教學工作中,建議促進教師知識結構多元化發展,鼓勵教師跨學科融合式發展,在學生教育上,提倡求異思維和思辨方式。
劉慧茹提到,要善于發現學生和老師的閃光點,老師對學生成長的影響作用相當明顯,這點需要大家注意。因此,在學校工作管理中,校長們要用心關懷學生,用信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用鼓勵成就學生。注重實踐育人,融合綜合實踐和少先隊活動,幫助孩子們“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陳秀清說,良好的教育生態需要在一個大的系統和環境下提升,學校采用“SWOT分析法”,對矩陣的不同區域分析幼兒園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從而尋求突破發展。
王莉認為,教師的培養應該是一個持續、持久的任務,幼兒園要想發展得好,教師是主力,也是重點,通過“傳幫帶”方式培養新教師,可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劉翠柳分享了幼兒園注重發展孩子生活教育的案例,通過各種活動重視學生勞動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勞動教育,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為學生的素質培養和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幾位校長圍繞教師隊伍建設、創新能力、綜合實踐、縣管校聘、美育與體育提升、課后服務、開學準備、教師崗位安排和教師凝聚力等方面展開了豐富的討論,為雄安教育答疑解惑,為校長管理出謀劃策。此次論壇沙龍內容豐富、直擊問題、意義深遠,校長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
扎實推進改革 精準持續發力找問題
8月27日,雄安新區第三屆校長論壇召開了中學組校長論壇沙龍,會議由容和總校校長邵喜珍主持,雄縣第一初級實驗中學校長金凱生、安新縣邊村中學校長陳雙利、容城縣北張中學校長牛運來、雄縣第一高級中學校長高哲峰、容城縣職教中心校長劉海軍、北京第八十中雄安校區校長胡友永進行了交流分享。沙龍分為問題研討、優秀案例分析和即興問題作答環節,幾位校長圍繞網絡游戲、實踐實驗、教師發展、優質資源均衡、普職融通、特色高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中學組校長論壇沙龍現場。中國雄安官網李雪嬌 攝
如今,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校園工作越來越便利,享受智能化的同時,老師也面臨著學生電子設備管理的問題。沙龍現場,陳雙利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首先學校對學生要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其次取得家長的支持,之后嚴格落實督促,發現學生違規行為,手機予以扣留,并通知家長。金凱生從另一角度出發,分析了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原因和危害,校園工作管理上要采用疏堵結合的辦法,讓制度與學生的量化進行結合,提高學生認識,從源頭制止網癮形成。
針對目前許多初中和高中生缺乏動手能力,學校綜合實踐課無法真正落實到學生的現象,牛運來表示,動手能力的培養,要充分地結合勞動教育的開展進行深入,“一是按照大綱要求,嚴格執行實踐課,把課堂內容進行具體化和細化;二是把實踐課的難度適當分解,讓學生有參與感;三是老師要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適度的表揚。”胡友永認為,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把實驗課開齊、開全、開好,首先在于觀念的轉化,需要資金、人力上的保證,學校才能夠把綜合實踐課程落到實處,因此在這點上,實踐教育需要頂層設計的細致規劃和學校的主觀能動性。
縣域教學質量提升是三縣高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高哲峰介紹,雄縣近5年僅高中階段近5年就招聘了400多名新老師,要讓這些教師留得住,需要用心用情。為做好縣域高中教師資源整合,確保各校均衡優質發展,雄縣教育局成立了高中教育辦公室,一是均衡教育資源,搭建公平競爭平臺,教師學生均衡分配到城內三所高中,讓學生享受均等的優質教育,促進高中教育優質均衡可持續發展;二是提升鄉村高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改善鄉村教育的生存土壤,提升農村高中的教學品質。
職普融通、綜合高中、特色高中等多樣化高中煥發出強烈的生命力,一些有影響的示范區和具有引領價值的特色高中不斷涌現,未來雄安新區將建成三十余所高中,建設部分特色普通高中也是雄安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規劃之一。劉海軍表示,職普融通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雙方可以通過互認學分、互通學籍達到讓學生雙向選擇的目的。職業高中同樣也可以成為中小學的綜合實驗基地,有能力的職中老師可以到中小學幫助開展綜合實踐課程。胡友永指出,建立國際高中、特色高中,可由普通高中的國際部、藝術課程逐漸過渡,加強師資,規范管理,逐步形成不同特色高中的格局,這是雄安新區高中建設的必然選擇。
“國家把整個的學校交給你,你要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的領導”“成長是人生最美的姿態”。邵喜珍校長提出的這三句名言引發了線上線下校長的深思,引發大家的熱議。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副局長張雙龍表示,通過論壇舉辦,校長們齊聚一堂,積極探討,認真思考,收獲滿滿。對積極構建雄安新區教育發展新生態,張雙龍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結合實際,做好校園工作規劃,腳踏實地走下去,在細節上下功夫;二是學會將問題與能力結合起來,快速準確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三是創新工作思路,明確目標,持續深化教育改革工作。
參與本次論壇的還有雄安三縣教育系統領導干部、校長。在熱烈掌聲中,8月27日,歷時三天的雄安新區第三屆校長論壇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