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聯合成立研發創新團隊、組建鋼材品種聯合開發中心、先后開發出海洋平臺鋼等70多個專用鋼板品種,一舉實現了產品品質、附加值的“雙提升”……
這是“萬企轉型”行動實施以來,河北普陽鋼鐵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轉型發展的生動寫照。
發生變化的不只是普陽鋼鐵。2018年以來,河北對全省1萬余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行業分類,分別提出轉型方向和重點,組織開展“萬企轉型”行動。
如今,通過“改造”“創新”,一個又一個河北企業,加速邁向產業鏈中高端,助推河北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
依靠技術創新,安平絲網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實現質量效益“雙提升”。
轉型升級,提升產業質效
走進衡水市安平縣中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展廳,一幅幅絲網裝飾畫吸引了記者的腳步。走近前去,才發現裝飾畫竟是由大小不一的網孔組合而成。
“沖孔不僅是技術,更是藝術!這些新產品,都是由傳統沖孔網衍變而來。”公司董事長安賀奎說,作為傳統絲網生產企業,中謙建材一直以生產防護欄、柵欄等防護系列產品為主。近年來,企業依靠科技創新,突破沖孔核心關鍵技術,迅速發展成為集沖孔網生產、研發、銷售、貿易于一體的華北地區最大的沖孔網生產企業。
絲網是傳統行業,但不是夕陽產業。“萬企轉型”行動實施以來,河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質量效益取得新突破。目前,全省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突破84(達到84.18),進入中等競爭力發展階段。
以嶺藥業加速布局化生藥及大健康板塊。
數據背后,是大力推進“萬企轉型”的河北作為——
建立領導包聯幫扶“一對一”機制,實現省市縣三級領導包聯河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覆蓋;
制定出臺“萬企轉型”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的指導意見,在重點領域、產業出臺系列支持政策和文件;
圍繞汽車用鋼、生物醫藥等24條重點產業鏈,全面梳理上下游企業、關鍵產品,找準產業斷點、堵點,明確“萬企轉型”主攻方向路徑;
落實省級技改資金10.6億元,直接拉動社會投資645.7億元,2790家企業進入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
森思泰克自主研發生產的毫米波與激光雷達傳感器。
森思泰克目前已建成14個專業毫米波及光學雷達試驗室,可進行鹽霧、振動、高低溫、防水等各項專業化環境可靠性實驗。
創新驅動,引領高端發展
產品種類超過100種,覆蓋自動駕駛、車載安全、智能交通、道閘控制等多個領域,其中,多款產品實現了國內首發、全球首發……走進森思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展廳,擺放在展區的系列雷達產品分外吸睛。
而從“0”到“100+”,從國內毫米波雷達行業的探路者到領軍者,短短8年時間,森思泰克何以實現如此快速的發展?
“不斷突破自我,加大研發投入,保證技術先進性。”森思泰克總經理秦屹一語中的。
唐山三友集團推進廢水綜合治理和循環利用。唐山三友集團供圖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推進“萬企轉型”過程中,河北把創新驅動發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加快技術改造與產品創新,引領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唐山三友遠達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產品原纖化處理工藝填補國內空白,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華北制藥研發注冊的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口服制劑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正式上市,打破原研藥的市場壟斷;
——長城汽車發布“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依托智能化的全產業鏈體系,加速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
來自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省5706家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2017年增長近一倍,其中,4484家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擁有率達到34.6%??萍歼M步貢獻率達到59%,比2017年提高6個百分點。
河鋼唐鋼新廠區一角。
綠色崛起,匯聚競爭優勢
身處河鋼唐鋼新區,隨處可見的是如同巨龍一般的全封閉通廊和介質管道,通廊將原料和產線連通,海上運來的物料,焦化廠的焦炭、自有礦山的鐵礦粉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廠區直接投用到生產中。
河鋼唐鋼新區動力部部長龐得奇告訴我們,全工序封閉式皮帶機通廊48公里,管道總長271公里,物料采用封閉式無泄漏管廊運輸,從根本上杜絕了無組織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傳承“世界最清潔鋼廠”的基因,河鋼唐鋼新區從設計、施工到經營,將綠色鋪展成高質量發展最靚麗的“底色”。
據了解,河鋼唐鋼新區執行最嚴格環保標準,所有排放指標比目前行業最嚴的“唐山市超低排放標準”再降10%。首次實現能源、環保、動力遠程集控,通過全區域覆蓋,實現全流程的超低排放。
封閉式無泄漏皮帶運輸通廊。
圍繞焦化、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五大工序,河北省鋼鐵行業積極開展超低排放技術改造,首鋼京唐、首鋼遷鋼、河鋼邯鋼等一批鋼鐵企業率先達到超低排放標準,進一步推動全省鋼鐵行業綠色發展。
鋪好綠色發展的底色,才有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數據顯示,2020年,河北大力實施高耗能行業綠色化改造,圍繞鋼鐵、石化等重點領域,實施綠色化改造重點技改項目117項,總投資232.9億元。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環保產業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30.6%和38.9%,初步形成綠色增長新動能,匯聚起競爭新優勢。
“構筑發展新格局、構建新的產業體系、打造新的發展動力、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形成新的制造方式、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龔曉峰在此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河北將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先進制造業為主戰場,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攻方向,從‘六個新’上協同發力,持續加快工業轉型升級。(記者 趙曉慧 王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