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9月3日電(封俊龍 實習生李夢家)秋已立,暑難消。下午3時,陽光依舊炙熱,在中鐵十八局集團容西片區配套市政一期二標段施工現場,幾十名基建工人正頂著烈日忙著手中的工作, 48歲的何元就是其中一員。
不辭辛勞,堅守項目一線
“這個鋼筋綁得再整齊一些嘛!”“不僅要搞得快,質量也馬虎不得。”何元說著一口流利的四川普通話,豆大的汗珠從臉頰劃過,雙手卻并不閑著,麻利嫻熟地綁扎著鋼筋。
何元在進行鋼筋綁扎工作。實習生趙偉彤 攝
何元有著14年的建筑行業工作經驗。聽聞新區建設機遇多,工人薪資待遇不錯,他便毅然同一群老鄉來到了這里。無論是模板支護、綁扎鋼筋,還是打混凝土,他負責的項目都得到了當天對工程進行例行驗收人員的肯定。“工作就是認認真真地用心搞,不用心咋能做好嘛,發現問題我們就隨時開會討論,想辦法解決才行。”何元神情嚴肅地說。
何元在進行模板支護工作。實習生趙偉彤 攝
在記者采訪前夜,雄安新區突降一場大雨,處于露天狀態的管廊出現了大量積水。為了抓緊工期,保證施工安全,何元與工友們立刻行動,在雨夜中進行排水作業,“這個時候就不能太計較休息時間,我們辛苦一些沒什么,萬事要以工程項目為重,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可是千年大計,耽誤不得。”談起前夜的通宵工作,何元這樣說。
雖然來到新區不足半年,但是憑借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何元已經成為所在工地上的一線骨干力量。
游子離鄉,難舍父母親情
由于負責建設容西片區一期二標段管廊的一線工人大多來自四川,中鐵十八局感念游子鄉情,特意為他們請來了四川廚師。“辣子雞、麻婆豆腐之類的川菜,我們都經常吃,味道特別正宗。”何元在食堂一邊打飯一邊說,“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局里的相關工作人員還會為我們準備綠豆湯、藿香正氣水,細心、貼心得很。”
年少離家,家中父母是何元最大的牽掛。繁重的工作之余,何元總會在晚飯后坐在宿舍的床上和家人通個視頻電話,這是他一天中為數不多的放松時刻。
“我跟老爸老媽聊天要講家鄉話的,否則他們要生氣,會打我哩。”何元一邊撥通視頻電話一邊笑著說。望著屏幕中父母的面龐,聊著普通的家常,何元的臉上是揮之不去的笑容。“我是家里的頂梁柱,要養家嘛!出門在外,都是報喜不報憂,不想父母太過擔心。”結束通話后,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微紅了眼眶。
何元與家人視頻通話。實習生趙偉彤 攝
腳踏實地,展望雄安未來
容西片區配套市政一期二標段項目是中鐵十八局在雄安新區承攬的第一個市政綜合項目。在日常工作中,項目嚴格落實質量管控與安全文明施工。今年6月,該項目在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有限公司46個在建項目安全質量履約信用評價報告中排名第一,被評為雄安集團第一批“三實三優”精致管理樣板工地。“這些榮譽背后不僅有我的付出,更是我們集體長期以來努力的結果。”何元笑著說,“未來幾年,我還要留在這里繼續工作,看著自己親自參與的項目逐漸成型,看著雄安被建設得越來越好,我心里特別開心自豪。”
中鐵十八局集團容西片區配套市政一期二標段施工現場。實習生趙偉彤 攝
據了解,何元所在的管廊主體項目即將施工完畢進行回填,并承擔起容西片區的電力通信、天然氣等生活配套設施的供應任務。
如今在雄安新區,有20多萬和何元一樣奮斗在一線的基建工人,他們衣著普通、言語淳樸,卻身影匆忙、步履不停,正在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共同建設著令人心向往之的“未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