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9月30日電(實習生李雪嬌)9月29日,雄安新區召開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新聞發布會。雄安檢察分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楊靜,雄安檢察分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張德新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今年以來新區檢察工作整體情況,特別是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后,新區檢察機關貫徹落實情況。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就體制機制創新、加強自身建設、推進雄安新區法治建設、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及資源保護工作中公益訴訟職能的發揮等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有關負責同志主持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雄安官網發
據了解,6月15日,黨中央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省委和新區黨工委就貫徹落實《意見》提出明確要求。雄安新區檢察機關第一時間認真學習《意見》精神及省委、新區黨工委相關工作要求,逐條對照梳理,研究貫徹落實措施,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新區不折不扣落地。
新聞發布會上,媒體記者就相關工作進行提問。李凱麗 攝
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以來,特別是《意見》印發后,雄安新區檢察機關在新區黨工委和省檢察院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緊緊圍繞“五新”目標,深入推進以“在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發展一線彰顯檢察使命擔當”為主題的爭先創優活動,著力維護新區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隊伍建設、業務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等取得顯著成果。一是檢察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符合新區特點的檢察權運行模式基本成型。大力推行新區兩級院縱向統一、橫向協作、內部整合、總體統籌的一體化機制,組建了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等6個辦案團隊,以業務骨干為核心的辦公辦案團隊運行模式基本成型。二是檢察履職更加積極主動,服務新區建設發展的平臺進一步拓展。精準對接企業法治需求,主動搭建并上線運行“檢企共建”平臺,現已注冊入駐企業50家。自主研發“雄安未檢園地”法治教育平臺,該平臺上線運行以來,日人均訪問量超2000人次,反復使用占比達27.73%。三是檢察職能進一步得到發揮,體制機制層面創新更加扎實有力。成立了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室、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重點片區檢察辦公室和涉外檢察辦公室,探索服務新區建設發展與創新檢察權運行模式。四是信息化建設水平進一步加強,讓檢察工作插上科技翅膀的成效更加突出。積極探索“檢察技術+信息化+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一體發展模式,高標準建成公益訴訟快檢實驗室和信息化綜合指揮中心,基本達到了適度超前的發展要求,實現了以建設為中心向以應用為中心的重大轉變,4項成果取得著作權證書。
下一階段,新區檢察機關將以貫徹落實《意見》為牽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服務新區建設發展與創新檢察權運行模式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打擊犯罪、法律監督、保護公共利益等職責,努力提高依法履職能力和水平,助力打造雄安新區法治建設新高地和國家級法治示范區。一是旗幟鮮明地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及時主動向新區黨工委請示報告法律監督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重大事項,嚴守檢察權邊界,堅持到位不越位、盡責不越權、幫忙不添亂。二是全面加強訴訟監督,促進司法公正。依托向新區兩級公安機關執法辦案中心派駐檢察室,進一步加強刑事立案和偵查活動監督,推動構建審判、執行、監督良性互動關系。三是打造法律監督平臺,促進依法行政。在現有“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平臺”的基礎上,主動融入行政強制、行政許可、治安處罰、社區矯正、民事執行等信息,搭建雄安新區法律監督平臺,確保執法司法信息全面及時準確共享。四是積極穩妥推進公益訴訟檢察。突出抓好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項目質量、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公益訴訟工作,探索辦理英烈名譽、文物保護等新領域公益損害案件。五是深化檢察權運行體制機制創新。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依托一個檢察室和三個檢察辦公室,探索檢察機關專業化辦案模式和服務新區建設發展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