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10月28日召開的河北省人社系統前三季度重點民生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省城鎮新增就業完成情況快于時序進度,截至9月底實現就業80多萬人,完成全年就業86萬人目標任務的93.8%,比去年同期增加12.8萬人。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河北日報記者解楚楚 攝
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好于預期
就業優先政策聚力增效。河北省制定了全力推進保障充分就業工作方案、延續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做好202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減負穩崗擴就業。截至9月底,全省累計支出就業補助資金19.4億元,惠及26.1萬人次;累計為24.7萬人發放失業補助金6.3億元,為12.4萬人發放失業保險金9.9億元;累計為4.8萬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3.7億元,惠及職工242.1萬人。
深入開展大眾創業活動。河北省制定大眾創業活動方案,完成創業服務104.9萬人次,優化升級創業孵化基地150家,新評選河北創業大學10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6億元。為更好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在全省開展2021“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選樹活動,評選出“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10人,其中4人已推薦至人社部參加全國評選。
持續優化就業服務。針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要求,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持續優化就業招聘服務。截至9月底,全省共組織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2942場,發布崗位151.7萬個,線下幫助求職者與用人單位實現對接42.3萬人,線上參與求職互動達到1815萬人次。
社會保障制度平穩運行
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截至9月底,全省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5328萬多人、732萬多人、1117萬多人。其中職工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已完成全年擴面任務,失業保險擴面完成87.63%。
社保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在企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基金實現省級統籌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工傷保險省級統籌績效考核辦法》等改革配套文件,壓實各級擴面征繳和保發放責任,增強河北省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
社保待遇水平穩步提高。落實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連續6年同步調整了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6月份制定出臺《關于調整工傷職工工傷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自今年1月1日起,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月人均水平增加257元,供養親屬撫恤金月人均水平增加106元,目前兩項待遇已調整補發到位。
社保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失業保險穩崗返全面推行“免申即享”經辦模式,通過后臺大數據比對,直接篩選核實符合條件用人單位。為加快穩崗返還資金發放進度,推行“企業承諾制”,全面免除單位證明材料,經辦機構將穩崗返還資金撥付銀行后,3個小時內資金即可到達企業賬戶,做到了“免申請、零跑腿、廣公示、速發放”。
人事人才工作加快推進
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截至9月底,河北省已累計制定出臺藝術、民用航空、播音等22個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在總結工程領域試點工作基礎上,將貫通領域擴大到工程、農業、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育、技工院校教師8個職稱系列,高技能人才可以參評相應專業的職稱,專業技術人才也可以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評價,有效促進兩類人才深度融合。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扎實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截至9月底,全省共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58萬多人次。組織河北省優秀技能人才參加首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取得金牌榜第4名的好成績。全面落實技工院校學生資助政策,繼續對全日制正式學籍一至三年級在校生中所有農村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免學費政策;對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生中涉農專業學生、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連片特困地區的農村學生給予助學金資助。免學費和助學金標準均為每生每年2000元。
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舉辦了第十一屆河北省沿海經濟帶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高層次專家服務民營企業暖心活動、冬奧冰雪產業人才交流大會等系列引才活動,實施了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在河北曹妃甸舉辦了海外赤子“智力引擎”賦能河北曹妃甸自貿試驗區活動。(河北日報記者解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