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11月21日電(李雪嬌)雄安新區啟動“悅容行動”志愿服務活動以來,在容東片區,總能看到“藍馬甲”的身影。他們駐守在志愿服務一線,不斷穿梭在各個社區街道,主動做好群眾引導工作,為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答疑解惑。他們的工作細碎而充實,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他們都致力于傳承和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努力做群眾的“貼心人”,積極傳播文明新風尚。
“收獲笑臉和肯定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11月16日晚上9點,叢琳在志愿服務現場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
這天跟往常一樣,天剛蒙蒙亮,叢琳就匆匆趕到志愿服務點,為一天的志愿服務工作做準備。檢查好服務點的零食熱水和防疫物品后,叢琳就趕到物業和社區,協調對接水電氣暖等業務辦理情況,把了解到的最新動態,及時與其他志愿者分享,保證為群眾提供精準到位的信息服務。
秉承志愿服務理念,叢琳站好自己這班崗,與其他志愿者一道,不斷重復著引導和宣講工作。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眼看天馬上要黑了,叢琳臨時接到一份緊急的工作,她只好放棄下班后的生日安排,投入到工作中。這被同事郭琨暗暗記下,到晚上9點,還在忙工作的叢琳,被同事們端到自己面前的生日蛋糕嚇了一跳。“今年的生日對我來說有特別的意義,感謝溫暖的同事百忙之中為我做的準備,其實在志愿崗位上收獲笑臉和肯定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了!”叢琳笑著說。
叢琳陪同社區群眾辦理業務。雄安集團供圖
容東片區社區眾多,叢琳他們不僅要負責東西里社區,還要了解容東其他社區位置和概況,并積極開展防疫防控、社區宣傳、業務辦理等志愿服務。
叢琳陪同社區群眾辦理業務。雄安集團供圖
“第一天來到容東片區,遇到一位大爺,從北京過來,帶了一位差不多年齡的好友。兩位老人拎著很多東西,又不熟悉這里的情況,我就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幫助他把各項業務辦理好,整整跑了一天。大爺臨走時坐上車還拉著我的手,不停地說著感謝,讓我特別有成就感。”叢琳說。
“奉獻志愿 建設更美家鄉”
作為雄安人,看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范澤坤心中“回來建設家鄉”的想法越來越強烈。今年4月,范澤坤從保定回到了雄安。“我的根在雄安,我要為我的家鄉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做雄安的建設者、見證者、志愿者。”范澤坤說。
從11月9日開始,范澤坤就在東西里社區做志愿服務工作。“之前我參與過悅容行動,有一定的志愿服務工作經驗,但這次要跟群眾互動,提供面對面的志愿服務,是我沒有接觸過的。”范澤坤坦言,前幾天會比較累,群眾的需求都得親力親為地幫忙解決,同時自己還要負責信息統計和發布,每個小時就要報一次數據。“這就需要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在現場不僅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還得有效率地安排好時間。”范澤坤說。
范澤坤為社區居民解答問題。雄安集團供圖
晚上8點,范澤坤與同事統計社區服務相關數據。雄安集團供圖
如何做深做細做實志愿服務工作?范澤坤逐漸摸索,從轉變思路做起。“我是本地人,跟社區居民溝通會更方便,直接用家鄉話跟老鄉聊天,拉近彼此的距離,站在老鄉的角度,想著如果是自己更關注哪些,就能做到未雨綢繆,提高志愿服務的效率。”范澤坤說,將心比心地做志愿工作,看到老鄉開心,自己就開心。
容東片區東西里社區志愿者合影。雄安集團供圖
今年以來,雄安新區開展了高頻率、多種類的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全情投入、無私付出,以主人翁意識,投身到雄安建設中來,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推動雄安志愿服務實現特色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