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區作為雄安新區率先建設區域,承擔著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落地、高端創新要素集聚、高質量發展引領、新區雛形展現的重任,肩負著在新區開發建設上探索新路的重要使命。目前,啟動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拉開,公共服務設施、生態綠谷等項目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在啟動區EA2路2號橋施工現場,機械轟鳴,車輛穿梭,工人們正在進行鋼結構景觀橋的地基處理。EA2路是啟動區東西走向重要通道之一,是啟動區市政配套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全力加快雄安新區重點項目建設,保工期、保質量、保安全,推動重大工程按照時間節點竣工驗收、投入使用”的部署要求,承建單位中國電建市政集團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推進工程進度。中國電建市政集團啟動區1210二標項目總工程師馬曉羊介紹說,施工現場地下有綜合管廊,地上有橋梁,為了確保節點工期,他們采取地下綜合管廊和地上的橋梁同步施工。為了確保工期,采取24小時不間斷施工,力爭今年年底前2號橋完成主體的施工,整條路具備通車條件。
中國電建市政集團共承建啟動區內6座橋梁和5公里的地下管廊建設, 目前綜合管廊建設已全面完成,正在進行內部機電安裝工作。管廊建設過程中正值雨季,嚴重制約工期,經過反復研討,最后決定把素土換成灰土進行土方回填,這樣一來,既提高了施工進度又保障了工程質量。為實時監測地基沉降變化,施工單位與山東大學共同開展了綜合管廊沉降監測與控制技術研究的項目課題,通過分析綜合管廊施工基坑混凝土主力支撐軸力變化規律,準確判斷了基坑圍護支撐體系穩定情況。中國電建市政集團啟動區1210二標項目工程管理部副主任晉鵬飛說,這個系統可以通過現場埋設的傳感器,每兩小時給技術人員反饋一組數據,讓他們實時監控不均勻沉降情況,根據這個不均勻沉降數據,可以做出報告或者分析,采取相對應的措施確保施工質量。
就在前幾天,位于啟動區的史家胡同小學東側道路完工,這是啟動區建成的第一條正式支路。到今年底,雄安新區啟動區地上地下“五位一體”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將基本成型。到明年,啟動區主次干道路將建成投運,交通路網骨架基本成型,打通啟動區直通北京的快速通道。干線綜合管廊將全部建成,支線管廊及水電氣訊暖等隨道路同步推進。啟動區北部區域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將基本建成。(河北臺 劉錦渤 于海洋 通訊員 賈浩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