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1月16日電(崔利杰)未來之城拔節生長、日新月異!在即將迎來新區設立五周年之際,中國雄安官網記者采訪了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結合企業注冊、便民服務、投資項目審批等多個方面,雄安新區政務工作人員講述了新區在政務服務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中國雄安官網牛思佳 攝
記者:新區在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方面有哪些亮點工作?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按照“五新”目標要求,我們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積極推進事項承接和進廳,實現“雄安事雄安辦”。目前,除保密等特殊原因不適宜進廳辦理的事項外,新區本級共承接462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了企業注冊、投資項目審批等457項行政許可事項進廳一窗受理、分類審批、統一出證。開展跨區域、跨層級辦理,實現“雄安事就近辦”。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實現“雄安事貼心辦”。一方面,為疏解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業務辦理等“一條龍”“一站式”服務,確保疏解企業進得來、辦得快;另一方面,與北京市及北京豐臺、東城、西城、海淀、朝陽五區政務服務管理局合力推進北京與雄安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解決企業群眾兩地辦事來回跑的問題。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中國雄安官網牛思佳 攝
記者:新區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有什么進展?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2021年,雄安新區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邁出關鍵性一步,于2022年10月8日試運行,結束了雄安新區無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的歷史。截至目前,12345熱線已受理群眾訴求4萬余件,開辟了群眾訴求新渠道,多次獲得省政務辦肯定及群眾來電表揚。2022年,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將沿著鞏固、提高、拓展、高效的工作思路,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將熱線打造成服務群眾與企業的雄安總客服。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中國雄安官網牛思佳 攝
記者:在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方面,有哪些舉措?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新區在三縣33個鄉鎮全部設立行政綜合服務中心,政務服務進一步延伸到597個未拆遷村(社區)綜合服務站,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同時,通過開展“政銀合作”,將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綜合受理窗口前移到銀行網點,努力打造“群眾身邊的政務大廳”。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中國雄安官網牛思佳 攝
記者:在企業注冊方面,新區有什么創新措施?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新區精簡了企業開辦提交材料和辦理流程,線上“一窗通辦、全程網辦”,線下“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企業變更登記“智能審、無人批”。在全國率先推出企業變更(備案)秒批承諾制,搭建雄安新區企業變更(備案)登記全程電子化平臺,企業變更登記事項通過“網上申請、系統校驗、秒批通過”,無需后臺人工審核,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審批。2022年將實現三縣企業登記服務站全覆蓋、三縣互聯互通。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中國雄安官網牛思佳 攝
記者:新區在投資項目審批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新區實施“一會三函”審批模式,企業先后取得前期工作函、設計方案審查函、施工登記函后,即可開工建設。為實現“一會三函”和法定許可有機銜接,新區持續精簡審批事項、壓減審批環節,優化形成了“一會三函”與“法定許可”并聯審批、同步運行的審批流程,推動實現“一會三函”審批時限14個工作日。新區將涉及建設項目的事項和人員全部集中到了大廳,推行集中審批。一個項目從用地選址、項目立項、設計方案審查、BIM模型審核、施工許可到最后的聯合驗收,全鏈條實行“一站式”審批,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在全省率先推出“一書三證”全流程電子化審批,實現了“一書三證”全流程零跑腿、不見面審批,不僅克服了疫情影響,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容東片區安置房建設,是關乎回遷群眾切實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新區各部門通過全程網辦、全程幫辦、集中攻堅,已為容東片區安置房全部辦理完成驗收前的386個法定許可手續。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中國雄安官網牛思佳 攝
記者:2022年,新區政務重點工作有哪些?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新的一年,我們將充分發揮“三集中、三到位”優勢,對容東、容西、雄東、啟動區等新建功能區,制定全覆蓋項目審批臺賬,明確專人、主動服務,保障市場化項目和疏解項目高效審批。鞏固拓展“一會三函”審批模式,持續加強“一會三函”和法定許可有機銜接,健全一窗受理、并聯審批、統一反饋、全程監管機制。全面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功能,加強信息共享,實現項目審批全過程“一碼貫穿、一張圖展示”,讓審批全過程可查詢、可監督,切實增強企業用戶體驗。我們將堅持以數字化驅動項目審批智能化,推動新區盡快形成科學、便捷、高效的投資項目審批管理體系,為打造“雄安服務”品牌,為新區高標準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