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唐山市以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依托唐山區位優勢和特色資源,多措并舉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主導產業,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動唐山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穩產保供,增強糧食生產能力
堅決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根據農情調度顯示,去年全市夏糧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長”,秋糧保持豐產,全年糧食總產超額完成省達目標任務。
加大補貼力度。在積極爭取上級強農惠農政策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市級財政扶持力度。全市共發放種糧農民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7.78億元,市財政投入近4000萬元發展糧油生產,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提供技術服務。充分發揮國家、省、市產業體系和農業創新驛站的作用,組織農業專家、農技人員深入基層開展技術宣傳、培訓和指導,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新技術、推廣新品種。全市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主推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8%以上,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5%,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7.3%,助推糧油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注重防災減災。與氣象、水利等部門建立了協調聯動機制,針對主要作物重要生育期和自然災害多發、頻發期,共同會商、科學研判、及時制定應對措施,聯合發布春耕、夏收、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專報,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綠色優質,打造現代畜牧業強市
立足鞏固畜牧業大市地位,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化綠色發展,推動畜牧業轉型發展。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44.4萬噸、20.02萬噸、77.9萬噸,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7%,標志著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實施項目帶動。招引了一批單體投資超億元的畜牧業項目,投資總額超過50億元。同時,積極爭取省級以上畜牧業項目資金9255萬元,為全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優化產業布局。優勢奶源基地奶牛存欄和奶類產量占全市總量的75%以上,6個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存欄占全市產量的87%。推進奶業集群發展,全市打造了一個產值超百億的奶業產業集群,建設了一批高標準的現代畜牧業園區。
推進綠色發展。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作為建設生態唐山實現綠色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力發展生態循環畜牧業,推動種養結合、農牧循環,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1%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保持100%。
實施智能改造。大力實施省級奶牛智能牧場建設項目,全面提升奶牛場的智能化、信息化裝備水平。全市智能化牧場已有160家,占全市奶牛養殖場的75.8%。
健康生態,打造漁業發展新增長極
全市漁業以穩規模、提質量、增效益為目標,推進高質量發展。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水產品產量22萬噸、同比增長2.9%,產值達83.53億元、同比增長7.56%。
完善水產良種繁育體系。重點培育會達、海都等育繁推一體化骨干企業,新建省級水產原良種場4家、總數達12家。其中,半滑舌鰨“鰨優1號”新品種已通過國家審定;中國對蝦“黃海系列”保種家系達120個。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三疣梭子蟹“黃選2號”新品種養殖示范等技術推廣項目10項。
推進健康生態漁業。全市創建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1個(曹妃甸區)、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69家、市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46家。唐山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實驗室已通過國家全部12項水生動物防疫系統實驗室檢測能力驗證,是省內唯一一家通過國家實驗室檢測能力驗證的市級實驗室,設置水產養殖動植物病情測報監測點52個,監測品種17個。
加快漁業產業融合發展。按照唐山市現代化海洋牧場“一帶三區多業態”的規劃目標,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5個,覆蓋海域3589.6公頃。依托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海洋牧場、漁船漁港、美麗漁村、湖庫等漁業資源,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創建省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13家、市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9家,全市休閑漁業產值達1.57億元,同比增長79.31%。
特色發展,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培育知名品牌。推進全市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瓜菜播種面積126.68萬畝,總產量573.68萬噸,總產值193.13億元,蔬菜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全省第一。全市園林水果產量50.13萬噸,園林水果產值14.8億元。
推進特優區創建。深入開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活動,遷西板栗、遵化香菇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遷西板栗、玉田包尖白菜等13家被認定為河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壯大特色果蔬產業。在特色蔬菜產業上,立足特色蔬菜縣域主打品種,擴大規模,保障四季生產、全年供應,突出一縣一品,著力打造了豐潤生姜、豐南番茄、玉田白菜等規模化種植區,蔬菜單品分區域規模化種植格局初步形成。在特色果品產業上,重點建設了以遷安市等北部山區為主的燕山山脈和淺山丘陵山地蘋果產業帶,以灤州市等為主的灤河流域優質桃、梨、葡萄產業帶,以樂亭縣等南部沿海地區為主的設施果品產業帶,產業規模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培強食用菌產業。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園區+龍頭企業+農戶的生產布局,產業鏈條完整,全市食用菌常年產量23.5萬噸左右。以遵化香菇、遷西栗蘑為代表的地理標志區域公共品牌,以美客多、香美客為代表的企業商標和品牌暢銷京津市場,唐山市已發展成為省內一流的香菇生產基地、全國一流的栗蘑生產基地。(記者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