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德龍鋼鐵集團公司煉鐵廠,鐵水罐跟蹤調度系統利用物聯網射頻識別、5G等技術,實現對鐵水車號識別與鐵水運輸的全程跟蹤,快速采集匯總鐵水的信息數據,傳遞至下游工序。
作為傳統產業企業,德龍公司經過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智慧德龍”已經成為公司新名片。“過去,鋼鐵企業技術革新慢。”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如今,他們充分利用5G、AI、大數據等新技術,落地多種智能化技術應用場景,推動鋼鐵制造邁向智慧發展新階段。
據了解,全市已開通3169個5G基站,為工業互聯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邢臺市將持續加強5G建設,建設3611個5G基站,實現5G基站廣覆蓋。
致力于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培育經濟新動能,邢臺市出臺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全市規上企業兩化融合企業“上云”實現全覆蓋。截至去年底,全市規上企業兩化融合累計驗收達標1336家,企業“上云”累計驗收達標1180家。今年初,邢臺市制定目標任務分解表,力爭6月底完成規上企業兩化融合企業“上云”100%全覆蓋的目標任務。
為推進企業規模化“上云”,加速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市工信局組織企業開展信息化項目建設,摸排篩選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重點項目建檔重點培育,今年第一批32個項目列入省重點項目庫,數量居全省第四位,8個項目列入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試點項目,數量居全省第三位。中鋼邢機軋輥可視化遠程運維云服務平臺列入工信部企業上云典型案例,德龍公司和中鋼邢機兩個項目列入工信部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列入工信部第二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
通過培育標桿試點、強化示范引領,眾多企業主動“上云”,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和業務創新能力。
位于臨西縣的河北誠為軸承有限公司是邢臺市軸承行業的代表企業之一,投資2億元在全國軸承行業率先建設了“I5智能工廠”。僅靠智能設備更新這一項,誠為公司主打的汽車軸承產品精度提高了1倍,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
誠為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投入使用的I5智能機床只是建設“智能工廠”的第一步,他們的目標是高度融合德國“工業4.0”應用技術,構建起30條360度六軸關節式機器人全自動生產線,實現軸承生產集成化管理、機床設備網絡化應用。(記者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