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為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新華網河北頻道聯合河北省總工會推出“勞動者之歌”系列訪談,邀請一線勞動者代表講述弘揚工匠精神,在平凡崗位書寫精彩華章的奮斗故事。本期邀請的是2022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中國電科十三所數控組班組長張志忠。
新華網:這些年來您一直精益求精,不斷提高工藝的精密度,參與新技術的攻堅,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取得了哪些成績?
張志忠:創新技術、攻克難題,多次參加比賽奪冠
自2015年起,我參與完成了六十余項技術創新,為專業部節約成本約1200萬元。創新項目包括各類工藝技術創新、數控技術創新、軟件應用創新、機床升級改造、軟件后處理程序編寫等多項內容。比賽方面,我作為選手、技術指導取得了多次數控技能大賽團體第一和個人冠軍等成績。除此以外,還攻克了新型吸盤在數控機床的設計與應用、高頻波導微徑刀具加工工藝、四軸及快換零點工藝技術研究等多個難題,在微波毫米波、微納米電子高頻波導零件的加工上實現使用直徑0.04毫米銑刀加工波導,確保精度達±0.005毫米。
新華網:在很多人看來,做技術研究是辛苦且枯燥的。那么對您來說,這個行業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張志忠:攻克難題時的成就感,新技術應用時的獲得感
最初入行的時候,我被老師傅們工作時全身心的付出所感染,憑借著對數控加工這個技術的求知欲和熱愛堅持了下來,之后通過保持進步和學習的狀態來克服遇到的每個問題,并不覺得辛苦。
當遇到瓶頸或技術沒有新進展的時候,也會覺得枯燥,但通過自己的反復研究與試驗最終克服了困難時、獲得了創新成果時,會從心底產生巨大的成就感。還有,每一次的技術進步會給專業部帶來生產上的變化,看到很多同事在使用我研究的新技術時,也會有強烈的獲得感。就是這些,陪伴并鼓勵我有勇氣面對和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
新華網:您有哪些經驗想和行業后輩們來分享?
張志忠:技術創新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執著并敢于擔當
我想分享的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要刻苦鉆研,遇到問題要敢于擔當。創新的道路是枯燥和繁瑣的,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和執著的精神。技術創新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我們要去設定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并為完成的每一個小目標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會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掌握的技術、技能傳授給我的徒弟們,和他們共同進步,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完成自我突破,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國防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