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高溫、雷電、暴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季節,影響安全生產的風險因素增加。針對夏季季節特點,雄安新區應急管理局特別提示如下。
危險化學品
夏季對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運輸安全帶來不利影響,部分凝點低的危險化學品隨氣溫升高易分解放熱、自燃、遇水遇濕自反應,危險化學品在裝卸作業、動火作業、外委施工作業的風險加大。
化工企業和從業人員要強化風險意識,密切關注氣象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風險研判和隱患排查,全面對防雷、避雷設施進行測試,確保設備設施安全可靠;要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技術規程,對遇水反應或有自催化性質類的危險化學品,要做好防水防潮措施,準確控制溫度、濕度,做好可燃、有毒氣體濃度監測。
強對流天氣下要減少或停止高處作業、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等工作,避免員工長時間高溫作業。
沿水域及易受洪水等自然災害威脅的化工企業、油氣輸送管道企業要加強應急專項演練,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工貿行業
要加強防汛、防雨、防潮、防靜電管理,做好外委施工、檢維修等非正常作業的風險管控,確保生產過程安全有序,從業人員培訓到位,各類設備設施運行良好。
冶金、有色行業要加強雷雨天氣下對煉鐵、煉鋼、有色鑄造等生產過程中涉高溫液態金屬、液渣的安全管理,防止潮濕物料進入高溫爐窯,防止雨水在爐基、操作平臺等處積聚,確保相關作業場所和高溫熔融金屬盛裝設備的干燥。
使用危險化學品企業要加大對危險化學品儲存、輸送和使用等環節的安全檢查,確保監測報警裝置安全可靠。
涉有限空間企業作業前,必須制定作業方案和應急預案,嚴格履行作業審批手續,落實“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要求,作業過程中,應設置現場專職監護人員和安全警示標志,配備有效防護設施裝備,對作業場所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定時或連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