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6月25日電(黃海) 作為華北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白洋淀被譽為“華北之腎”,是野生鳥類在華北中部的重要棲息地。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白洋淀生態治理工作相繼開展,各項生態指標日趨向好。
白洋淀的野生鳥類種類和數量持續增加。中國雄安官網發
白骨頂雞在白洋淀嬉戲。中國雄安官網趙偉彤 攝
夏季到來,白洋淀碧波粼粼,百鳥競飛,生機盎然。近年來,白洋淀通過持續多年補水和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目前,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狀況已得到明顯改善,白洋淀野生鳥類種類和數量持續增加。截至目前,白洋淀野生鳥類從新區設立前的206種增加至現在的23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10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43種。
白洋淀上的須浮鷗。賀友順 攝
白洋淀上的須浮鷗。賀友順 攝
安新縣圍繞生態形象塑造、公眾意識提高、創新工作機制等內容,采取“政府+民間協會+志愿者”管理模式,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到愛鳥護鳥的行動中來,期間涌現出愛鳥護鳥形象大使孵化放飛斑嘴鴨,本土企業家打造“鳥類食堂”,志愿服務隊伍宣傳鳥類保護知識,黨員干部群眾齊心守護鳥卵、幼鳥安全等感人故事。愛鳥、護鳥在新區蔚然成風。
愛鳥護鳥志愿者乘船巡查。中國雄安官網發
安新縣郭里口村繪制專題文化墻,加大保護鳥類宣傳力度。中國雄安官網發
安新縣郭里口村繪制專題文化墻,呼吁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白洋淀保護鳥類的行動中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同為新區建設和鳥類棲息地保護塑造良好生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