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和不曾想到,在遷入容東片區(qū)南文營社區(qū)尚德花園小區(qū)一年多后,自己的新家會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李敬和家中,與他們暢聊在雄安新區(qū)觸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電梯一打開,總書記走了出來,我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總書記讓人感覺十分親切。”回憶起與習近平總書記的初次見面,李敬和與妻子邢杰的心情難以平靜。
迫不及待地向總書記展示回遷后的好日子,他們將總書記一行人迎進門,先帶總書記參觀了自家的廚房。“我打開水龍頭向總書記介紹,水龍頭往右邊轉動是涼水,往左邊轉動是熱水,而且24小時有熱水。”邢杰回憶說。
冰箱里,藏著一家人的日常生活。
“打開冰箱,我告訴總書記,這是新買的蔬菜和水果,冷凍室里的肉也很多。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不缺錢了。”聽完邢杰的介紹,習近平總書記會心地笑了。“這讓我緊張的心情緩和了許多,更想請總書記多看看自己的家了。”邢杰說。
作為回遷群眾,2021年11月,李敬和一家搬進了尚德花園小區(qū),140平方米的新居寬敞明亮,孩子還有了獨立的書房,他們在雄安新區(qū)的生活很舒心。
談話中,客廳茶幾上,一張全家人在老房子前的合影吸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注意。“總書記拿起照片問,這是什么時候拍的,上面都有誰。我們給總書記介紹,這是拆遷前拍的,照片上是30年前蓋的老房子,還把照片上的人一一進行了介紹。”邢杰說,正是這種拉家常式的互動,讓他們打開了話匣子。
邢杰告訴習近平總書記,小區(qū)的環(huán)境特別好,出門就是公園,買菜也方便。
李敬和向習近平總書記介紹了自己從做零售生意到做批發(fā)業(yè)務的轉變,“越過越紅火的日子,讓我們幸福滿滿。總書記說,建設雄安新區(qū)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大家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配合,為國家戰(zhàn)略實施作出了貢獻。這讓我深受鼓舞,更對未來充滿信心。”李敬和說。
李敬和的女兒李紫涵正在上高二,她一直在回味與習近平總書記的互動交流:“習爺爺特別和藹可親。他問我在哪所學校上學。我告訴他,自己在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雄安校區(qū)上學,這里還有北京老師的幫扶。總書記問我有什么志向,我說想學醫(yī)。他問我是想學內科還是外科,還鼓勵說我的志向很好。”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年輕一代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進程中,堅定信心,學好本領,造福桑梓,做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李紫涵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學校,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自己的難忘經歷,爭取為新區(qū)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習近平總書記要起身告別,“當時也不知道哪里來的一股勁兒,我叫住習爺爺,請他在我家吃飯。習爺爺笑著說,不用了,今天人太多。習爺爺幽默的話語,逗得大家都笑了。”這一溫馨畫面深深印在李紫涵的腦海里。
來到樓下,臨別時,居民們高聲歡呼“總書記好”,習近平總書記向大家揮手致意,深情地說:“河北是我工作過的地方,我對這里充滿感情,把這里建設好是我的心愿。”
“總書記的心愿,正是我們回遷群眾的心愿。相信下一次總書記再來雄安,我們的生意會越來越好,日子會越來越舒心。”李敬和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
李紫涵也下定決心,學成后,一定回到這里,做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qū)建設的接班人。(記者 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