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京畿福地、康養樂土,秦皇島既是一座稟賦天成、文脈淵遠、活力蓬勃的美麗海濱城市,更是一座發展康養旅游條件良好、基礎堅實、前景廣闊的現代魅力之城。
加快推進生命健康產業升級,打造中國康養名城,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近年來,秦皇島市充分發揮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等政策疊加優勢,著力打造高端人才鏈、科技創新鏈、政策服務鏈和園區產業鏈,醫藥養健游“五位一體”、健康服務業和健康制造業齊頭并進的產業發展格局加速形成。
4月25日,記者走進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在這里,新一輪的生命健康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這是一項利用微納米技術領域科研成果、在頭發絲橫截面大小的尺寸上加工制造的DL8204系列傳感器項目,這種搭載光學心率傳感器和單導聯心電傳感器兩大組件高科技含量的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心率、血氧、血壓和心電感應四大生命體征。”秦皇島東大科技集團健康監護與微納米傳感產業園一期項目負責人李成鐵介紹,“它主要應用在可穿戴設備、AI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目前老年智能手表制造即將正式投產。”
借助北戴河新區康養產業發展契機,該產業園未來將研發更多醫療健康傳感器,開發智慧康養大數據服務平臺,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更多豐富內涵。“產業園總投資1.25億元,為東北大學重點成果轉化項目,以孕育健康監護產品、人工智能、光終端設備等新興產業的高科技智能產品落地為目的,孵化推進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科技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李成鐵說,項目建成后預計年收入1億元,利稅總額0.3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00個。
打好頭陣,瞄準頭部企業招大引強。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為吸引項目投資,推出全鏈條招商新模式。通過跟進洽談、全程領辦、高效審批等流程,康泰醫學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僅用77天就完成了公司注冊,落地建設;由石藥集團與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細胞工程研究所合作、建設干細胞藥物研發中心的石藥健康城項目快速推進;秦皇島愛暉藥業有限公司口服溶液劑和滴劑生產制造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
在吊塔林立、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秦皇島愛暉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戎濤正與工程師交流著項目進展情況,忙碌之余,他向記者介紹:“政府‘保姆式’服務讓企業入駐就不會有后顧之憂,只要專心于企業建設和生產就行,確保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保定愛暉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藥品加工企業,2018年落地秦皇島,回憶起剛來的時候,戎濤感慨:“落地即是到家。當初我們人還沒到,新區已經把家為我們安好,辦公場地、會議場地、人員食宿,與職能部門對接等企業前期入駐的‘麻煩事’新區都已經提前解決好,各項保障措施準備到位,細致服務溫馨到家。”
據介紹,該項目主體工程已封頂,建成后將成為國內蟲草類口服液標桿生產企業,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蟲草類國藥準字藥品生產企業。該項目總投資6億元,建成后年產口服溶液3000萬支,滴劑3000萬瓶,酊劑2000萬瓶。預計年銷售1.5億元,稅收0.08億元,新增百余個就業崗位。
目前,隨著多批生命健康行業領先技術產業項目落地建設、投入運營,示范區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康復輔具、高端醫療等生命健康產業集群聚集度越來越高、競爭力更強。
今年2月6日,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共計13條國家支持政策正式落地,為示范高質量發展,助推中國康養名城建設提供了強大助力。
示范區是打造中國康養名城的“前沿陣地”,秦皇島市用足用好國家層面支持政策,大力推動康養產業前延后伸、高位嫁接、跨界融合。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秦皇島醫院獲批國家第二批區域醫療中心試點項目,依托院區已于1月5日正式揭牌運營,新建院區主體基本完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秦皇島醫院成功納入國家第四批區域醫療中心。如今,這兩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輻射帶動作用逐步顯現,全市醫療服務水平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與天津市腫瘤醫院合作創建的第五批國家癌癥區域醫療中心已順利完成國家專家組實地核查。
當前,秦皇島市結合實際,通盤謀劃了全市康養產業實施路徑,科學設定發展目標,主要分2023年、2025年、2027年三個階段。
到2023年底,康養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以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秦皇島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兩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實現運營,同步推動一批優質項目投產達效;到2025年底,康養產業增速高于GDP增速,高端醫療服務聚集區、優質中醫傳承創新試驗區、國家健康養老集中示范區初具雛形,成為國內知名康養目的地;到2027年底,擁有一批國際、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康養產業集群和知名品牌,建成國內領先的高端醫療健康服務聚集區、國家優質中醫傳承創新試驗區、國家健康養老集中示范區,健康養老成為全國典范,打造成為中國康養名城。(記者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