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6月20日電(封俊龍)“震撼”“壯觀”“創新”“奮斗”“宜居”……近日,多位網絡名人一同來到雄安新區參觀考察,雄安建設發展的一幕幕讓他們大受震撼,贊美、贊嘆之詞不斷脫口而出。
在參觀考察期間,網絡名人們夜間欣賞“雄安之眼”燈光秀、騎行游覽悅容公園、深度參與“煙頭革命”志愿活動、近距離體驗白洋淀之美,并重走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考察雄安新區之路,參觀雄安高鐵站和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項目。在一天多的時間里,網絡名人們親身感受雄安新區的獨特魅力,觸摸未來之城的強勁脈動。
“雄安很‘新’,處處都彌漫著創新的氣息”
這次來雄安新區參觀考察的網絡名人們有的幾年前來過雄安新區,有的還是第一次領略雄安新區的風采,但是這次的參觀考察,大家都深深體會到了雄安新區的“新”。
抖音號“金融民工吉胖子”負責人吉·青珂莫說:“雄安新區的‘新’不僅體現在道路、樓宇、樹木、花草是新的,更重要的是城市建設發展理念是新的。”
網絡名人體驗直飲水。中國雄安集團供圖
“說起城市的發展,大家都會想到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但是雄安沒有摩天大樓,抬頭就能看到天際線;雄安沒有擁擠的車流,騎共享單車出行的人,隨處可見;雄安沒有一兩個小時的通勤焦慮,大家走路或騎車幾分鐘就能到達工作單位、公園、學校。”吉·青珂莫說。
“雄安新區創新氣息非常濃厚。”長期從事城市研究的微信公眾號“城市戰爭”負責人孫安東表示,雄安新區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創新之城,從規劃到城市管理機制處處都體現著創新的理念。
“雄安新區的建筑透露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美學,在面向未來的同時又保留了非常好的生態屬性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孫安東站在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廣場環顧四周,笑著說,“雄安新區正如大家說的那樣,‘處處彌漫著創新的氣息’。”
“雄安很‘綠’,生活在這里的魚兒都很幸福”
在一路的綠樹成蔭、花草繁盛中,網絡名人們乘車來到雄安灣的燕南堤。
伴著徐徐微風和不絕于耳的清脆鳥鳴,在滿是鮮花和草坪包圍的涼亭小路間漫步,欣賞著波光粼粼的白洋淀和魚翔淺底、鳥掠芳洲美景,大家盡情享受雄安新區生態之美,流連忘返。
網絡名人游覽白洋淀。中國雄安官網李鑫 攝
新區設立以來,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目前,白洋淀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標準,白洋淀野生鳥類已達254種,森林覆蓋率提升至34%,“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的生態空間格局初具雛形,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處處是游園正在成為現實。
“雄安新區可以說是因水而生,也會因水而興,在這次雄安之行中,生態特征非常顯著。”孫安東說,“清澈的白洋水和優美的生態環境讓我印象深刻。”
“我真的很羨慕雄安的人民!”華夏時報能源新聞部主編張子鵬欣賞著廣闊的白洋淀,說道,“雖然是盛夏,但是這里白天空氣清新,晚上天氣涼爽,白洋淀風光這么優美,我覺得在這里生活的魚兒都很幸福!”
“雄安新區的生態環境真的超出了我的想象。”微信公眾號“勇礪商業評論”負責人白麗表示,雄安新區不僅在綠化和生態公園建設上付出了很多努力,還下大力氣推進白洋淀生態治理保護,讓白洋淀這么大面積湖泊的水質得以提升,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優美的生態環境是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發展重要的基底。
“雄安很‘燃’,能夠感受到千年大計的波瀾壯闊”
截至2023年4月底,新區292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400多億元,開發面積覆蓋120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達4178萬平方米,36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新建道路657公里,新建地下管廊136公里。目前,在雄安新區啟動區,百余個重點項目正在緊張推進。
網絡名人一行參觀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項目。中國雄安官網李鑫 攝
在塔吊林立中,網絡名人一行走進了熱火朝天的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項目,現場感受雄安新區的拔節生長。
在項目沙盤前,大家跟隨工作人員的講解,深入了解項目建設進展,暢想和討論片區美好未來。隨后,大家一同走上項目觀景平臺,整個項目映入眼簾,一幢幢在建的大樓、壯觀的建設場景、施工機械的轟鳴……每一個景象都不斷沖擊著他們的每一根神經。
“簡直太‘燃’了,我感覺到了空前高漲的熱情!”微信公眾號“全球財說”負責人劉秀麗在觀景平臺上發出這樣的感嘆,她說,“以前都是從新聞里關注雄安新區建設,但是在現場看著這種場景,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波瀾壯闊。”
“6年多時間,雄安新區從無到有,取得了‘堪稱奇跡’的建設成果,這與廣大的新區建設者們的努力付出分不開。”抖音“任漢軍財富故事會”負責人任漢軍說,“雄安新區是一座奮斗之城,是一片值得大家為之奉獻的熱土。”
“雄安很‘真’,未來之城未來可期”
在網絡名人們的交流中,深入參與“煙頭革命”志愿服務的感受是一個熱門話題,他們不僅在服務過程中真實感受到了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成果,還從中體會到雄安新區獨有的理念和精神。
“我采訪過很多城市的志愿活動,但是像雄安新區這樣領導和工作人員常態化做志愿服務的,還是頭一次,給了我不同的體驗,真的深受感動。”張子鵬說。
網絡名人與志愿者進行交流。中國雄安集團供圖
吉·青珂莫說:“我是一個資深的志愿者,經常參加各種志愿活動,但是在雄安,志愿活動已經不能稱為一項‘活動’了,因為這種力所能及的公益性行為已經深入大家的內心,成為了一種習慣,這是一種務實的精神,值得推廣和學習。”
“從一個小小的‘煙頭革命’志愿服務中,我們能夠看到雄安新區求真務實的精神,這種精神已經根植于每一位雄安建設者的血液中,將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任漢軍說,“有這樣一種強大精神力支撐的未來之城,必定未來可期。”
活動結束后,網絡名人們紛紛表示,此次雄安之行感慨頗多、收獲頗多,他們將利用自身網絡傳播優勢,對雄安新區進行一次充分的宣傳,為雄安新區建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