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設區市首部數字經濟領域地方法規獲審查批準
《石家莊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2023年12月31日起施行
在11月30日閉幕的河北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審查批準了《石家莊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將于2023年12月31日起施行,石家莊市也成為全省設區市中首個就數字經濟領域進行立法的城市。
數字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輻射廣度和影響深度推動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產生深刻變革。發展數字經濟需要相關的體制機制保障,數字經濟立法是進一步激發數據要素活力的必然選擇,也是推進省會高質量發展、建設數字強市的內在要求。目前,石家莊市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尚存在著數字基礎設施不匹配、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亟須通過立法加強制度頂層設計和供給,有針對性和有效地予以解決。
市人大常委會將制定《條例》作為2023年重要立法項目。經過充分調研、多次修改,2023年10月26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二審并表決通過。
《條例》共8章61條,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和數字經濟安全、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確規定。
關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條例》明確了通信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和新技術基礎設施重點支持方向,提出推動交通、能源、環保、市政設施、水務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重點,采取政府投資、政企合作、特許經營等方式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并明確了符合條件的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本,有權平等參與數字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
為推動石家莊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升技術創新水平,根據數字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結合石家莊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條例》對石家莊市具有一定規模和優勢的通信設備及系統、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衛星導航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進行了規定。同時重點對相對較弱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大數據產業等數字產業方面的發展進行了規定。
為更好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石家莊市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在農業數字化方面,《條例》明確要求推動各類數字技術和裝備的應用,提升農業生產等各環節數字化水平,推動數字田園、數字養殖、數字種業等領域發展。在工業數字化方面,明確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現代食品等石家莊優勢產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方向和舉措。在建筑業數字化方面,就推進建筑信息模型等數字技術應用、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等作了規定。在服務業數字化方面,重點推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數字金融、電子商務、智慧醫療、智慧養老助殘、智慧教育和智慧文旅等數字應用場景建設,全面提升各服務行業數字化水平。
為進一步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條例》明確強化數字治理綜合能力,要求政府部門運用數字技術推動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創新,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并對基層社區治理數字化、鄉村治理數字化建設進行了明確,打通數字化治理“最后一公里”。同時,構建政務服務新體系,推行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等數字化應用,明確“一網統管”“一網通辦”“一網協同”體系建設要求。建立數字時代城市治理新模式,提升數字技術在應急、養老、社保、環保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水平,消除數字鴻溝。
為更大程度發揮數據資源作為關鍵生產要素對于推動石家莊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條例》提出四方面舉措:依托大數據平臺和基礎數據庫推動公共數據共享,并推動有關公共管理服務機構將存量歷史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建立數據融合開放機制,鼓勵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開展公共數據和非公共數據深化融合與開發利用;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探索建立數據交易平臺和市場運營體系,促進數據要素依法有序流動;加強數據交易監管,強化數據要素生產流通的制度和交易環境建設。(記者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