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1月15日電 目前,雄安新區已經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并舉,公共服務對承接疏解至關重要。
站在新年的起點,回望過去的一年,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在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總要求,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堅持“十個牢牢把握”,做到“八個堅決落實”,優質、高效、順暢的公共服務機制全面成型,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承接疏解能力穩步增強,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
這一年,疏解項目,快進提速。北京四中雄安校區、雄安史家胡同小學、雄安北海幼兒園開學納新。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校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雄安校區集中開工,雄安高校協同創新聯盟建立。雄安宣武醫院平穩有序開診,北大人民醫院雄安院區破土開工。
這一年,潮頭破浪,百舸爭流。改革試點全面發力,“133100”區劃代碼正式對外啟用,成功申創5項國家級試點,5項省級試點加速落地。重點工作爭創一流,全國首創“1+N”企業跨省遷移業務體系、“農民工兄弟維權中心”在京津冀復制推廣。打造政務服務門牌,將政務信息資源集成貼在老百姓家門口,在國務院辦公廳文件中作為典型案例推廣。就業創業政策宣傳解讀獲評省政府典型案例,12345熱線領導小組獲得全國政務熱線服務創新優秀單位。在省內率先推出“雄安新區養老金領取證”電子證照,實現“即申即領、即用即有”。
這一年,京雄“同城”,雙向奔赴。設立全國唯一省內單獨醫保目錄,醫保籌資標準、醫保目錄報銷范圍、醫保待遇水平與北京相當或部分高于北京,異地就醫京津冀免備案直接結算;社保卡“一卡通”實現就醫購藥“京雄互通”。政務數據共享實現零的突破,165項事項“跨域互認”,33項服務京雄同城化辦理,179項事項“同事同標”,234個事項“跨省通辦”,12345政務熱線“一鍵轉接”。創新“社保告知承諾+資質直升”模式辦理疏解企業工程建設類資質,助力央企二三級子公司落戶雄安。創新推進“無紙備案+合同網簽”,打通京雄兩地公共資源交易網絡專線。
這一年,盛會如斯,如火如荼。雄安公共服務創新中心等多個平臺加速落地,舉辦中國健康品牌大會、12345熱線“云邀約”、知名農企進雄安等活動14場,國家級農業產業園、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完成投資3.62億元,企業服務中心助力引進企業220家。
這一年,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發放一次性新增就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帶動就業500余人;列專項資金開發專項崗位、輔助性崗位,兜底安置9000余人。建設養老服務設施41處,新增社工215人。34.4萬人參加個人養老金,發放穩崗返還資金等補貼惠及退役軍人2.7萬名。省級衛生鄉鎮創建數量同比提升37.5%,居民三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提高20%。成功打造17個和美鄉村,新建戶廁1.64萬座。白洋淀野生魚類增加至48種,投用中國北方菊花種質資源庫、花卉種子基地。
這一年,政務服務,惠民利企。政務服務網上線13個“一件事一次辦”套餐,政務服務平臺完成8個場景數據應用落地,85個高頻事項實現全流程在線審批,342個政務服務事項新區全省最優,政務服務網辦率、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率、不見面開標率均達100%。成功爭取高級技師任職資格考評等7項省級權限下放新區,80類電子證照應歸盡歸,全域推行“一照多址”改革,環評12項評估評價統一征詢、統一反饋。
辭舊迎新歲,冬月盼春潮。習近平總書記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指出,“雄安新區拔節生長”。新區公共服務局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雄安新區的戰略部署,深刻認識“并重”“并舉”的重要要求,重點做到“八個加快集聚、八個著力打造”。圍繞聚集“功能”要素,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速擴能上下功夫。圍繞聚集“服務”要素,在公共服務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圍繞聚集“創新”要素,在政務服務提檔升級上下功夫。聚勢賦能,實干爭先,以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的優異答卷獻禮新中國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