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安官网4月12日电(封俊龙)4月10日,以“智汇雄安 创领未来”为主题的“千企雄安行——2025雄安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合作大会”在雄安新区举办。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波,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妍,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董强出席活动并致辞。
活动现场。于浩 摄
吴波在致辞中表示,八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雄安新区扎实推进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增强,实现了从“一块地”绘就“一张图”建起“一座城”的华丽蝶变。今天的雄安,发展态势蓬勃、创新热潮涌动,有政策、有场景、有资本、有人才、有环境,是一片“放下行囊、成就梦想”的沃土。雄安新区真诚希望与各位携手同行,打造“政、产、学、研、资”五维协同创新场景,促进更多前沿技术在雄安孵化落地,一同建设“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
李妍在致辞中表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运营以来,以“千企雄安行”活动为抓手,将中关村“硬科技孵化+场景开放”的经验与雄安的制度优势深度融合,推动众多创新成果落地生根,为雄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标杆,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将充分发挥政策、场景、资本、服务优势,发挥园区集成服务中心作用,助推各类前沿创新技术在雄安转化落地,共同开启雄安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征程。
董强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是雄安的基因,协同是京津冀的底色。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始终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推动中关村发展集团与雄安新区进行深度合作,形成多领域协同发展的创新矩阵。如今的雄安,正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试验场和实践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将与雄安新区强化政策协同、开放场景资源、共建生态网络,大力推进京津冀深层次科技创新合作,共同书写京雄两地“创新共谋、产业共兴、未来共筑”的新篇章。
活动现场。于浩 摄
活动中,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晓龙作雄安新区成果转化支持政策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索继栓作成果转化主题演讲。雄安集团相关负责同志对集团应用场景及雄安基金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顺为资本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其在科技智能创新、科技与先进制造、机器人、生成式AI、医疗健康等行业领域、赛道的投资布局及资本运作经验。
活动还建立了“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生态机制,发起成立京雄协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活动上,相关科技企业发布了“产学研”方面需求,10所北京高校发布了14项前沿科技成果。
活动现场。于浩 摄
本次活动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商务厅,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工信科技数据局、公共服务局、商务和投资促进局,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国雄安集团联合主办。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新,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张国斌,雄安集团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城市发展公司董事长,雄安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董事翟伟等领导专家以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就业促进中心,河北省科技厅,雄安新区有关单位、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中关村发展集团、雄安集团有关领导、北京疏解高校代表及创新创业项目主体、科技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